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唐朝食物的部分材料


序号内容
白居易在四川任职时作《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刘禹锡嘉话》:“刘宴入朝,见卖蒸胡饼之处,买啗之。”
《旧唐书》:高力士“于京城西北截沣水作碾,并转五轮,日破麦三百斛。”
唐代小说《任氏传》:郑生在长安升平坊,天未亮,“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方张灯炽炉。”
杜佑《通典》:开元年间“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
《唐大和上东征传》:鉴真第二次东渡前在扬州购入的补给中有“干胡饼二车”
吐鲁番出土文献《唐于阗某寺支用簿》:“雇李□伍斗半面胡饼脚八十文,买果子二百卅五文,沽酒□。”
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开成六年正月六日,立春,命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直径19.5厘米的薄饼(甲);201号墓的彩绘劳作妇女泥俑群(乙),再现了舂粮、簸糠、推磨、擀面、烙饼的全过程
莫高窟第159窟的唐朝壁画(丙),胡饼位于供桌左上角

   

   

   

(1)根据材料,举例说明其体现的史料类型。
(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研究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证(至少运用三则史料)。
2023-09-02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中英礼仪之争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之名,出使清廷。

材料   清朝接待大臣向使团介绍觐见皇帝须按惯例行三跪九叩的礼仪时,双方产生分歧:清军机处档案汇编《英使马戛尔尼来聘案》记载中方的立场“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首之礼,即国王亲自来朝者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等前来祝寿,自应遵天朝法度。”马戛尔尼在其访华日记中记载了对中方要求的态度: “敝使系西方独立国帝王所派之钦使,与贵国附庸国君主所遣贡使不同,贵国必欲以中国礼节相强,敝使抵死不敢奉教。”对于觐见具体细节,中英记载中描述不同:(一)《清史纪事本末》记载: “及抵京城,政府又强令于觐见时,行叩头礼。英使亦不欲以争执小节,妨害其推广商利之目的,悉遵例行之。” (二)当时跟随皇帝出巡的军机处章京管世铭曾对觐见场景作诗曰: “一到殿廷齐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并于诗下附注曰: “西洋英吉利国贡使不习跪拜,强之,止屈一膝。及至引对,不觉双跽(长跪)俯伏。” (三)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记录觐见场景: “特使马戛尔尼……至宝座之旁拾级而上,单腿下跪,简单致词,呈书信于皇帝手中。” (四)下图是英方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所绘的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场景。被朝臣簇拥着正襟危坐于中央的乾隆皇帝面露威严,马戛尔尼单膝跪拜献上英王乔治三世亲笔信。注:此画是亚历山大在事后根据在场成员的口述绘制的。


对材料中的史料进行辨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中英礼仪之争的认识。
2024-01-20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实物史料是后人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两幅图片所呈现的实物均出土于西周镐京遗址。该遗址发现的平民墓葬群中,有一墓主人口含五枚海贝,还出土了一座与祭祀相关的动物骨坑。材料可以佐证,西周时期(     
A.农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农业发达
B.青铜铸造技术高超,商品经济繁荣
C.镐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风俗情况
D.镐京地区所有平民的社会地位较高
2024-01-01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4 . 如图是绘制于中唐时期的敦煌榆林窟佛教壁画《弥勒经变耕种图》,它采用“异时同图”的手法,将农民扶犁春耕、秋季收割和扬场等场面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表现的是“一种七收”场面。该壁画可为以下哪些主题提供史料佐证(     

①主题一: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②主题二:唐代农业生产呈现精耕细作
③主题三:曲辕犁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
④主题四:佛教思想融入中国社会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籍与史料
中国古代保留了大量史籍文献,丰富的史料为后世研究提供保障。
A.《史记》B.《资治通鉴》C.《元史》D.《清史稿》
(1)请将以上史籍按照体例分类(填写字母)
编年体:          纪传体:        
(2)请将以上史籍与其记载的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史实史籍
册封班禅
陈涉世家
藩镇割据
行省制度
   
                  遵义会议会址                                                         陈云手稿《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影印
(3)上面关于遵义会议的两则史料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简述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影响。
2023-05-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辽宋夏金元时期,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整合农耕区和游牧区的统治模式,进行局部的二元制统治模式的探索,从而加强和扩大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格局。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B.“自中书令、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以下,皆命蕃汉人分为之”
C.“于时大别人类……为四等。曰蒙兀人,曰色目人,曰汉人,曰南人”
D.女真民迁内地“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以给官田,使自播种以充口实”
2023-11-10更新 | 340次组卷 | 9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7 . 中共一大召开日期考证

材料一: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使学者们开始重新研究中共党史的一些重大问题。1978年,学者邵维正在参与编写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的过程中,发现中共一大在召开日期、出席人数等方面,竟然存在25种不同的说法。在海外的中共党史论著中对此也早有议论,有的反动分子还以此攻击中国共产党。邵维正在日记里写道:“理论战线上的同志,特别是党史工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弄清党的历史事实,把真相告诉人民大众,回应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攻击。”

材料二:邵维正对日期的考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代表行踪入手证明一大不是7月1日召开的。通过查阅日记原件、当时报刊杂志等大量史料,并多次探访在世的北京代表刘仁静,一大代表的行踪大体得到确认:1921年7月1日在上海的一大代表只有5人,不足半数;所有代表到齐的时间为7月20日之后。

第二个阶段:综合分析,初步锁定一大召开的日期。他获得了一份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移交过来的档案,该档案原件存于共产国际,据文件内容可以确定三点:开会时间接近“23日”或“24日”;在上海的会期为8天;由于“侦探闯会”,后来会址转移。

第三个阶段:连环印证,最终确定一大召开的日期。一大曾因受到法国巡捕的侵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邵维正从1921年8月2日的《上海生活报》上找到了相关报道,据此,他断定法国巡捕侵扰的时间是7月30日,这与共产国际所保存的档案文件记载的时间不谋而合。此外,一些代表曾回忆,巡捕走的第二天凌晨,与会代表陈公博所住的大东旅馆发生了一起谋杀案。邵维正也找到了1921年《申报》的相关报道,显示谋杀案时间为7月31日,进一步证明了法国巡捕侵扰的时间是7月30日。以上虽然是几个间接证据,但这些证据足以判断一大在上海最后的会期为7月30日。再向前推移8天,一大开幕是7月23日。

至此,一大召开日期的考证完满结束。

——以上摘编自李步前《邵维正对中共一大的历史考证》

(1)根据材料一,概述邵维正考证中共一大召开日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邵维正考证过程使用的史料类型及辨析考证的方法。
2024-01-27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肩负打碎旧的生产关系、 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使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11)六、中华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5)(十)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例如绥德、富县、庆阳),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帷须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农则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政府对东佃(租佃)关系与债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9)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9)第八条 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农民增加生产,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
第十五条 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12)第八条 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稍、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第十五条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第十六条 国营企业在服从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3)第八条 第一款修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依据中国共产党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的上述史料,自拟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论述。要求:至少使用两则史料,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05-08更新 | 30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唐朝的对外交往
序号史料史料简介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记载了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得到唐太宗非同寻常的对待和传入中国的过程
《客使图》唐朝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画中有三个迎接外国来宾的鸿胪寺官员,另外还有着装各异的高丽、大食等地的使节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壁画描绘了唐朝前期十分流行的以快速、热烈、刚健为特色的中亚胡旋舞,舞者扬臂急速旋转,舞姿非常优美
武则天诏令《唐会要》记载武则天曾诏令“蕃国使入朝,其粮料各分等第给,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国使,宜给六个月粮”
何家村窖藏文物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大陶瓮中,有中亚粟特的金银带把杯、西亚兽首玛瑙角杯、萨珊(今伊朗)凸圈纹玻璃杯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诗作,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意为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宫门,万国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唐国史补》的记载《唐国史补》是唐代李肇所著的一部史书,书中记载来华的师子国(斯里兰卡)船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集宝货”
波斯银币1955年洛阳北邙唐墓出土两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均为不规则圆形,正面为波斯萨珊王半身像,像外有连珠一周
(1)将材料中的史料按类型分类,并写出每类史料的序号。
(2)利用材料中的史料进行互证,并写出所得出的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结论。
2023-04-29更新 | 31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列歌谣流传于晚清时期的北京昌平地区。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西太后,真不赖
腿儿长,跑得快
长安一住把国卖
赔钱数不清
卖地好大块
A.英法联军在京的暴行B.“东南互保”的作用
C.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D.清末“新政”的影响
2023-04-29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