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规模巨大,人员众多,庞大的船队依然能够保证较高的航行准确度,并开辟多条新的航海路线。由此可知,当时
A.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B.地圆学说得到广泛认可
C.明朝欲武力征服海外D.已有大量人口移民海外
2021-09-06更新 | 458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为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反映出辽朝的
A.民族歧视政策B.兵农合一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因俗而治政策
2021-09-06更新 | 604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周时期,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材料反映了当时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
2021-09-06更新 | 885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这些文化遗存
A.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B.标志中国迈入奴隶社会
C.体现人类社会的最早文明D.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2021-09-06更新 | 1249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德国一个科研小组的报告指出,在过去15000年间,出现过冬季风很强的三个时期,……而最后一个时期约在公元700—900年间。依据材料,下列历史结论中最为合理的是
A.气候干旱使汉与匈奴之间战争频繁B.成为唐末黄巢等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C.气候灾害激化社会矛盾加速唐朝灭亡D.成为北方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1-08-27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 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娃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 《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秦) 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

——李治安 《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   有天下者, 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宋濂 《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出元朝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最大创新之处。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
8 . 为了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1953 年12月底,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指出:“两个大国之.....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材料中“这些原则”是
A.“一边倒”的方针B.“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9 . 据1953年普查统计,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据此,我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
10 . 如表是1927到1930年中共党员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出身的党员比例统计。这反映了
时间工人所占比例(%)农民所占比例(%)
1927年50.818.7
1928年10.976.6
1929年7
1930年5.5
A.工人阶级丧失领导地位B.农民阶级觉悟全面提升
C.中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D.社会结构出现剧烈变动
2020-11-26更新 | 549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