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3-03-03更新 | 296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3-2014年辽宁大连市五校高二下期尖子生竞赛文综历史试卷
2 . 刘邦入秦都城咸阳后,萧何尽“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后来“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萧何)具得秦图书也”。由此推论,文中“律令图书”主要是(     
A.秦朝法律书一一《秦律》B.遗存的诸子百家的著作
C.户籍、赋税等文书档案D.中央与地方官考核档案
2022-11-25更新 | 163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020-08-10更新 | 369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3-2014年辽宁大连市五校高二下期尖子生竞赛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2020-01-20更新 | 1067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英才杯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B.中朝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
2020-01-06更新 | 121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大连协作体高二上学期竞赛文综历史卷
6 .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省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C.刺激民众忧患意识产生
D.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2019-09-01更新 | 229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英才杯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 )
A.经营效益的变化B.分配制度的变化
C.生产方式的变化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1年5月,作为“预备立宪”的成果,清政府出台了一个皇族占多数的内阁,人称“皇族内阁”,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许多立宪派成员对清朝彻底失望。这一事态
A.有利于扩大武昌起义的声势
B.促进了维新改良思想的传播
C.使立宪派成员退出政治舞台
D.推动了同盟会转向武装起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4年,李鸿章说:“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形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相等),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挑拨):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所不催;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且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1977年底到1978年初,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考试制度得到恢复,全国高等学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7月至9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务虚会上,许多与会者提出了改革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建议。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对当时中外形势的主要认识并作简要评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新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革
A.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B.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
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D.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