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C.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D.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2019-10-17更新 | 296次组卷 | 33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0课 鸦片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585年(明万历十二年)广东顺德县耕地总量88.4万亩,据县志记载亩产约1.8石米,米时价约每石0.5两白银,官府计划征收土地赋税约5.8万石米,实际征收入库2.9万两白银。对该史料分析正确的是(明朝起止时间: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
①明朝顺德县农民的农业税负担沉重;
②明朝中期顺德县以货币形式征收农业税;
③当年顺德县农民的粮食结余足以维持温饱;
④明朝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A.①
B.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秦始皇以“凌迟”等手段残害群臣
B.唐太宗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取代丞相制
C.宋太祖意在杜绝武将做丞相的现象
D.明太祖废除丞相以确保皇权高枕无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于宋朝的评价,以钱穆为代表的我国学者大多冠以“积贫积弱”的定位,而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却给以“商业革命”等较高的评价。这说明
A.国内外对于宋朝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
B.囿于史料的缺失制约了对宋朝的研究
C.国内的定位体现出史学研究的务实性
D.问题研究视角影响对同一事物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
A.中书省B.内阁
C.军机处D.礼部
6 . 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
A.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
2018-06-07更新 | 504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8年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上说:“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依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这体现了作者( )
A.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B.追求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
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D.强调国家富强的文明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