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春秋初期,士人游说四方,但只要还在“华夏”范围内做官,便不算违背道义。但后来,士人去原本被视为蛮夷戎狄的秦楚吴越做官也不再被非议。这种变化表明(     
①华夏族群开始成为礼仪之邦   ②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③戎狄蛮夷逐渐融入了华夏族   ④封建统治者重视人才的选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4-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变动,表述正确的是(     )
A.井田制开始出现B.铁犁牛耕不断推广
C.分封制正当盛行D.郡县制在全国推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最终引发了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B.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
C.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D.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精神
2024-04-07更新 | 118次组卷 | 45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国君主多用“武”谥(谥号),有学者认为这不仅是对开国君主生平事迹相对客观的反映,也是继位者对开国君主“武功”的溢美。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武”谥的使用(     
A.表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反映出儒学文治功用的削弱
C.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D.体现了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隋炀帝即位后,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为此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在开河过程中仅通济渠便先后征调民夫二百万,隋炀帝还在沿途建置了许多专供个人享乐的“御用”工程。开通后的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全长2500多公里,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
23-24高三下·全国·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尚书在西汉初年,是九卿少府的属官,“掌通章奏”,“秩六百石”,地位与待遇较低。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正式成立尚书台,将其由事务官变为政务官,承担了原本属于“三公”的许多职能。这一变化(     
A.是宦官干政的源头B.改变了中央决策程序
C.使尚书成为真宰相D.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2024-04-05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唐朝开创的羁縻府州制度将中原地区的州(郡)县制度,以一定的变化形态推及边缘地区。这一观点认为该制度(       
A.反映了民族政权并立下的时代需求B.导致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府的离心
C.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力度D.顺应了当时国内各民族大交融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把全国分为36郡,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一郡之内辖若干县,设县令、县尉、县丞,一县之内分为若干乡,乡设三老、啬夫、游徼,乡之下有里、亭、邮等。据此可知,秦朝(     
A.机构设置繁杂导致效率低下B.注重机构间的分权制衡
C.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D.地方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距今约9000—7500年的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上有粮食酿酒附着物。该遗址还出土了四十多支骨笛,由丹顶鹤尺骨制成,是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比古埃及早两千年之久。这说明,此时(       
①原始的畜牧业开始产生                    ②剩余产品增加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贫富分化
③该地区史前音乐较发达                    ④手工技术和农业发展为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或两倍授给,以备休耕,是为‘倍田ˈ。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桑田为世业田,不须还官,但要在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不宜种桑的地方,则男夫给麻田十亩(相当于桑田),妇人给麻田五亩。”对材料所示制度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这是名义上的土地地主私有制B.战国时秦国首先推行后国力强盛
C.直至宋代被贵族官僚地主破坏D.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租税、服徭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