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1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恩来说:“国民党改组后,由于我们党的努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在全国大大发展起来”,”是我们党使国民党与工农发生关系”。正是由于共产党的推动,国共两党密切配合,有效地发动了工农群众。在北伐前期,蒋介石、鲍罗廷、陈独秀等人,确定了首先以主力进攻吴佩字,而后消灭孙传芳,最后相继讨伐张作霖及其他军网势力的战略方针,和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原则。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

——摘自李晓红《北伐战争胜利原因探析》

材料二19351227日,在中共中央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毛泽东系统地、精辟地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他指出,中国正处在大变动的前夜。要准备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我们必须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一战线。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江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摘编自程中原《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三 第一届政协特邀人士中: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宋庆龄,建筑专家梁思成,同盟会元老张难先;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忠庆,教育总长章士钊;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张治中,部力子;国民党起义将领傅作义,程潜等;此外,还有教育、科研、戏剧、老解放区民主人士、英雄模范人物、少数民族代表……由于周恩来身体力行和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各部门涌现了一大批政策观念强、民主作风好、在党外人士中有威信的领导干部,所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许多人与中共肝胆相照,视战部如自己的家,对党无话不谈,真可谓是统战工作的黄全时代。

——摘编自黄锦华刘昱《周恩来与建国初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其最大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毛泽东阐述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初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2021-12-17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华文化从传统步入现代,兼收并蓄。

材料一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来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期,他希塑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速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

——摘编自张机《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确切的讲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涉及天文、历法、物理等应用科学技术。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他们相当一部分人精通天文历法、炮术等知识,而这又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与此同时,徐光启、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翻译了大量的西学典籍。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西学东渐还不足以唤醒沉睡的中国,但它代表中西两种文化已开始了碰撞。

——摘编自徐先知《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成因浅析》

材料三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单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1)依据材料一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原因。
(3)概括上表中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请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国的文化传统中,宗法观念相对淡薄,商鞅利用这一点……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鼓励、引导并强制秦人把大家族变为小家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他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设立太乐宫,议定雅乐,除去郑、卫之音,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通过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北宋中期,由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客观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也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于是王安石便被推上了历史的潮头。经过王安石富国强兵的变法,宋王朝不仅做到了财政收支相抵且有盈余,军事力量也有所加强。但是不论变法措施在形式上多么完善,都会因皇权专制政体本身违背公正和人权的大道原则而难以实现其预期的变法目的,并且广大老百姓不可能成为变法的最终受益者,反而会成为借着变法名义被更加严酷剥削的对象。

——摘编自张金龙《论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是如何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小家庭政策得以推行的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2021-11-21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仁政与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秦始皇与汉武帝分别实行了什么措施?它们在本质上有何共同点?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6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依据下列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与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材料二三四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3)依据材料三、四,为了顺应上述趋势,秦始皇与汉武帝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在本质有何特点?
2021-11-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地方和边疆的治理与管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朔二年,汉将卫青继秦朝蒙恬之后又一次夺回河套地区,汉于此设置朔方郡,徙民10万口居之。……汉武帝欲伐匈奴,计划联络大月氏自西夹击,遂于建元元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线逐步开辟。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起初行省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派出机构色彩,至忽必烈后期已基本上转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元朝行省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相反主要起到了代表中央控制地方局势、征敛财富的作用。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在河套地区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说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行省性质的变化,概括中央加重行省权力的原因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行省制的意义。
2021-11-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73日,艾寺逊指示奥斯汀:“鉴于朝鲜的局势,国务院认为此刻在安理会提出中国代表权问题不可取,一旦发现有提出这一问题的可能迹象,你就应向各国驻联合国代表表明美国政府这一立场。除此之外,你可向有关国家指出,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更不愿看到中国代表权的变更。”

材料二1971426日,一个特别的总统委员会建议美国“尽早”支持北京进入联合国而又不开除国民党当局代表。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准备,罗杰斯在197182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公布了美国政府的新政策,他说:“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运动。”关于中国安理会席位问题,“根据联合国会员国作出的一项决定得到解决”。美国最终放弃了战后20年来实行的坚决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政策,而实行有条件的支持,即同时保留中国台湾在联大的席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廷中《关国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政策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阻挠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1年美国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政策发生变化的背景,并对美国这一政策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中国古代商业在不断突破限制与束缚的过程中曲折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些限制和束缚,有的是受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所制约,有的则来自封建国家的干预。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二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绸币者,必走浙之东也:赋税由实物改为交银,概行于天下。商税俱三十税一,不得多收。今天下之人不商其身,而商其志者,比比而然。

——摘编自范金民《明代地域商帮兴起的社会背景》

材料三  十大商帮文化特征比较

商帮名称所在地域文化特征商帮名称所在地域文化特征
山西商帮山西义利结合,学而优则贾洞庭商帮苏州审时度势,更新观念
徽州商帮徽州贾而好儒,务实精明广东商帮广东内涵丰富,敢为天下先
陕西商帮陕西行道较多,追逐犀利江右商帮江西草根起家,讲究贾德
山东商帮山东重义守诺,恪守信用龙游商帮浙江手段高明,海纳百川
福建商帮福建内外勾结,盗亦有道宁波商帮宁波善于超越,后来居上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束缚古代商业发展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并概括宋代在市场、货币方面有所突破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商帮兴起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商帮文化的特征对现代企业建设的现实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福员“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当时,在中国市场上有非洲出产的珍珠、象牙、厚负等,有越南的藤杖,有伊斯兰瓷器。窝阔台即位之初,他拿出国库的资本交给斡脱(官商),让他们放手经营。《元典》中有“忤脱户,见奉圣旨、诸王令旨,随路做买卖之人,钦依先帝圣旨,见住处与民一体当差”的记载。元沿宋制,设市舶提举司为海外贸易管理机构。1278年,忽必烈下旨:“诸藩国诚能来朝,联将宠礼之。”对外贸易无论水陆均“往来互市,各从所欲”。还把商业税率从30税1,降至60税1,甚至“置而不税”,对从事海外贸易的“舶商、梢水”及其家小,给予“免除杂役”的优待,使元朝对外贸易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梁凌霄等《试论元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   1978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西方市场的大门正式向中国敞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明确指出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的外贸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次年,中央批准广东和福建两省在对外经贸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并在上海、北京、天津设立地方外贸公司,对外贸新政策在试点区域逐渐推开。一方面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和鼓励吸收外资的政策。一方面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在这一阶段,国家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

——摘编自余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每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背景及特点。
2021-04-23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八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