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内迁后,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鲜卑B.匈奴C.羯D.氐
2020-04-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秦、唐、明B.秦、唐、元C.汉、宋、明D.秦、元、清
2020-01-17更新 | 635次组卷 | 158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947年,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决议指出: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必要性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D.土地改革的影响
6 . 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内、外朝制度 ④内阁制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②①④
2019-11-18更新 | 143次组卷 | 20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封建良政”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者。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贞观政要》


(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哪种权威占了上风?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与秦汉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相比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2019-11-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八校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历史试卷
8 . 西汉察举制和隋朝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是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到一些德才兼备之士
B.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
C.以儒家思想作为挑选人才的唯一标准
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2019-11-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八校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历史试卷
9 . 史载: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为了“断匈奴右臂”。这样说来,“丝绸之路”的开通实属无心插柳之举。这种历史认识表达了怎样的两者关系?
A.前提与后果
B.动机与结果
C.过程与手段
D.背景与影响
2019-11-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八校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历史试卷
10 . 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反秦起义闻风响应,秦土崩瓦解,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也可以表述为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2019-11-0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八校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