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2年10月10日,中国《大刚报》举办民意调查,下表为民意调查部分结果统计表,由表格内容可知(     
序号问题及结果统计
1你认为中国抗战,究竟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
能:11206人,占99.5%未置可否:56人,占0.5%
7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
要:5724人,占50.8%不要:5424人,占48.2%未置可否:114人,占1%
A.中国战场战局已经根本改观B.国人对抗战胜利充满了信心
C.战时民众社会心理不断变化D.国民党对报刊实行严格审查
2023-01-13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2 . 新中国国家安全观。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思想和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见下表。

时期主要论述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949年《共同纲领》提出“中国联合世界上一切和平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0世纪70年代初至中共十二大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冲突是人类事务中的普遍现象;防范苏联成为中国外交的重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发展经济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运用多种手段全面维护国家安全。
中共十二大至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国防建设。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
海湾战争至今1999年江泽民指出“新安全观的核心,应该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战争与当代国际安全》


结合所学,试选取表格所列任一时期或多个时期,以"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观"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江南25个市镇桥梁建造情况统计表(单位:座),其中官建与民建的比例是1:12。表格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时期宋代元代明初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
数量102727993059

A.宋代商品经济落后B.政府财税收入下降
C.民间建桥技术更高D.商贸贩运逐渐发达
2020-05-0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综合表格可知,以下与米价变动原因无关的是
A.政府政策推动人口增长
B.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D.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农业劳动力
5 . 下表为1948年、1957年全国设市城市分布简表。表格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时间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1948年26个44.8%22个37.9%10个17.3%
1957年73个41.5%73个41.5%30个17%

A.工业化建设影响了城市布局
B.经济重心由东向中西部转移
C.开创了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D.城市化率超越同期其他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唐朝士族子弟科举入仕人数简表:
郡望唐朝前期唐朝中期唐朝后期
陇西李氏3144
清河崔氏142
博陵崔氏045
京兆韦氏053
范阳卢氏097
荥阳郑氏065
彭城刘氏103

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
B.士族子弟科举入仕的比例较高
C.世家大族逐渐承认并接受科举制
D.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列下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
面临的问题解决办法成本
缺少铁矿砂从120公里外的湖北大冶运输60两白银(每吨)
缺少焦煤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16两白银(每吨)
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填土、垫高地基建厂30万两白银

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古代王朝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都城及现今地名统计表。

注释:①商代商城原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14世纪,商王盘庚把瑚蝴壮迁址殷。
②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洛阳。
③隋唐两代均以洛阳为东都,
④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明代商嗡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
⑤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高强郎氇归匕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阅读表格,从中分别提取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址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9 . 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建设

材料一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政权建设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并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设置各级参议会,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1)阅读表格材料,任选两个阶段,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共产党对政权建设的探索。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说明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和意义。
2024-02-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10 . 如表摘引自某史学著作的目录节选。根据所学判断,表格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第一部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缘起与发展1949—1956
第二节与苏联结盟
第四节抗美援朝
第五节援越抗法与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六节
第七节参加亚非会议
A.签订中日民四条约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破中美关系僵局D.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2024-01-20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