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7 道试题

1 . 中央集权制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谟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

——摘自《贞观政要·卷八征伐第三十五》


(1)根据唐朝的制度,最后决定是否出兵要经过哪些程序?
(2)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清雍正年间,又会经过哪些程序?
(3)从唐朝到清朝的程序有哪些变化?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何种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代设有谏官专责监督皇帝,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督察院,专门监督政府。这一变化趋势反映的本质是( )
A.皇权的不断强化B.监督制度日渐成熟
C.监察权日益强化D.中枢构架不断变化
2020-01-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其发展演变中,中央集权不断巩固和加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上(宋太祖)召赵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今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四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初为杜绝方镇太重,是如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020-01-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图1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示意图》;图2为《张自忠烈士陵园》

材料二: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材料三: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材料四:从这时候起(注: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请为材料一的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变化。
(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2019-08-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图四中的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9-11-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题
6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历史地图,分析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趋势。


图①

图②

材料二: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五:(明太祖)又曰:“……,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中,图①和图②分别反映了哪种地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导致了哪些危害?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汉初、北宋和元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并指出材料四中的选官制度正式形成的朝代。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体现出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
2019-11-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其主要职能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9-10-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历史图示和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图片和图示,结合文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军机处内景

图五

图六

图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图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3)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4)图四中,军机处的职责是什么?其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5)结合材料一、二和图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所述“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6)图五漫画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体最早是通过哪一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图五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7)概述图六所示法律文献的历史地位。
(8)图七是中国人民多年追求民主的结晶,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它规定和确立了新中国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2019-10-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材料二:


请回答:
(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他们在强化皇权限制相权方面四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材料二中,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9-01-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理自《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另外,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

——摘编自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并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运行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与总趋势,并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9-01-04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