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2021-03-02更新 | 333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2020-10-12更新 | 491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七校期末联考历史卷
4 . 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这个“特大新闻”是指:
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华北事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A.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B.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2019-10-08更新 | 601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寒假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A.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B.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2018-10-15更新 | 169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寒假检测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A.渡江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辽沈战役
9 . “自由”、“平等”、“三民主义”,农民日常都说。甚至路上碰见不肯让路的地主,也会愤怒喝道:“土豪劣绅!晓得三民主义么?”这种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辛亥革命前夕的湖北B.国民革命时期的湖南
C.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D.解放战争胜利后的东北
2017-05-03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高一寒假作业考试历史试卷
10 . 有一朝廷讨论调兵征讨某地的叛乱,某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的税就足以养兵,当朝廷命令他们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又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要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这位官员处于
A.西汉后期B.唐末C.北宋初期D.晚清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