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湖湘士大夫即意识到文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他们努力探索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重建与近代性转型的双重文化建构。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推动近代化的主体力量和核心人物,就在于他们已经思考并希望解决中国文化建设的这个根本性问题。

湖湘士大夫的文化探索

人物

籍贯

文化观点

魏源

湖南邵阳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窃其所长,夺其所恃

左宗棠

湖南湘阴

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未;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藉外国导其先,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其长,不可也

谭嗣同

湖南浏阳

①地球之治也,以有天下而无国也。……君主废,则贵贱平;公理明,则贫富均。……若西书中《百年一觉》者,殆仿佛《礼运》大同之象焉
②数千年来,三纲五常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

宋教仁

湖南常德

如果将国家与私有制废除,“真正之自由平等因以享得,人类社会乃成太平大同之景象,古人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货物弃于地,不必藏于己者,夫然后实现于今日”,这是“各国社会主义学者所拟之理想的社会而求之不得者”

杨度

湖南湘潭

共产主义有二义焉:一曰各取所需,所以定分配之制也;二曰各尽所能,所以定生产之制也。……举世之人,不必各私其财,各私其力,而无一不得所者,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也

——摘编自朱汉民《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与主体性重建——以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为例》


根据材料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与主体性重建”自拟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王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三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并就此作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据张瀚《松窗梦语》载:“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巨轶类书,成荟萃焉。海内商贾所资,二方十七,闽中十三,燕、越弗与也。至荐绅博雅、胜士韵流,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

——摘自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文化现象的特点并指出推动该文化现象的主要社会阶层。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和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具有的社会转型的共同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