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晚清的铁路修建。

材料一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600米的小铁路,向清朝官员和百姓展示铁路的便利,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条铁路,……对比杜兰德热情高涨的推广,观众相当不领情,京城百姓对小铁路的反应是“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不久,步兵衙门就以担心引起骚乱为由把小铁路拆除了。

——田吉舷《中国铁路百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

——摘编自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小铁路被拆除的原因。
(2)分析材料二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概括李鸿章力主修建铁路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晚清的铁路修建?
2 . 西方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近代中国”,辨析历史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相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礼物(部分):牛顿发明的天律望远镜;反映探险最新成果的地球仪;节省人力的新式机器;弹炮、毛瑟枪等新式式器;英国最大的军规模型……

1793年轮隆皇帝给英国使团的回礼(部分):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等丝织品: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材料二:费正清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思想主题……

——摘编自费正清等著《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材料三: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将一个古老帝国改进成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摘自徐中约《中国的奋千》

(2)列举在列强“冲击”下,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两例。
(3)列举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将古老的中国改造成近代民族国家”的重要史实两例。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造成两国礼单差异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
(5)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视角(动机与后果、主观与客观等),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4-03-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商路,它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1)按要求填写下表。(填字母)
A.闭关锁国B.郑和下西洋C海外贸易的繁荣D.派遣张骞出使西域E.元朝
中原王朝中外交往的方式和影响
西汉方式:
_________
影响:开辟丝绸之路
隋唐方式: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影响:丝绸之路的全盛
南宋方式:以泉州为起点,通往日本、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
影响:②_________
_________方式: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影响:促进欧亚文明交流
明朝方式:④_________
影响: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方式: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
影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清朝(1840年前)方式:⑤_________
影响:中外交往由盛而衰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2)观察《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将下列字母所示的区域或地点正确填入地图中数字所对应的方框内。(填写字母)
A.西域       B.长安
________;②________

王同学在进一步查阅张骞通西域的相关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两则材料,根据王同学查阅的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汉中宗既得金人(佛像),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

——唐初敦煌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旁的题字

材料二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西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3)材料一中“汉中宗”属于以下哪种皇帝称号?(     
A.年号B.庙号C.尊号D.谥号
(4)两则材料对张骞出使西域的记载有何不同?
(5)你认为哪则材料的说法更可信?请说明理由。
2024-03-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制度的创设与调整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2)依据所学,填写图一、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图一:________图二:_________图三:二府三司制(填写相应的制度名称)。其中,字母A所指的是______
(3)将相应制度填入横线处,完成提纲。
选官制度汉朝____为主
曹魏创立②____
隋唐形成③____
赋税制度南北朝租调制
唐朝___和⑤___
(4)有学者认为,从图一到图二图三的演变,是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参考示意图,你认为这里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4-03-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2-23高二下·黑龙江绥化·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满江红》

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播,小明同学对这首词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1)这首词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宋辽对抗时期B.南宋与金并立时期C.宋夏和议时期D.北宋与金并立时期
(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的“胡虏”“匈奴”等民族当指
A.匈奴B.突厥C.契丹D.女真
(3)长期以来,《满江红》被视为岳飞的代表作。简要分析它对研究岳飞有何史料价值?

在进一步研读该词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学术界对于《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存在争议,出现了“证伪”和“证实”两派。以下是他收集到的一-些材

证伪派证实派
该词不见于岳珂《金陀粹编》,亦不见于宋元记载题跋,明中叶始出,出处存疑。(附岳珂为岳飞之孙,《金陀粹编》悉其收集整理祖父生平之资料)岳飞词墨未必尽为岳珂所辑,且宋元书在流传过程中存在散佚的问题......未被岳珂收录的作品至少有两首有比较坚实的证据可以证明是岳飞所作,那么对于其他作品的怀疑也应当审慎
岳飞伐金路线方向是东北,而贺兰山在西北,当时属西夏,若以实指其地论,则明显乖背;.....而明朝与鞑靼作战,战场在贺兰山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应当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参看,贺兰山”“匈奴均是外敌雄关的代称,本不是实指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对岳飞本人生涯总结,似后人追摹语气,不应出自本人之手,且《满江红》与《小重山》风格相差甚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正是岳飞一生抗金的真实写照。至于和《小重山》风格不同,那是因为岳飞是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心态下写的,十分正常

——以上材料摘编自近代学者余嘉锡、夏承焘、邓广铭等人著作

(4)归纳“证伪”“证实”两派是从哪些视角对《满江红》词作者展开考辩的?
(5)通过对《满江红》词作者真伪的考辩,对探究历史问题有何启示?
2023-07-26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2
21-22高一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名校
6 . 鸦片战争后,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有人将它们比喻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其中“先生”的主要含义是
A.工业商品涌入中国B.传播近代思想文化
C.自然经济迅速瓦解D.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
2022-05-29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经济(上海专用)
2022·上海徐汇·一模
7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清代官修《明史》载:“顺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绍兴,以海(朱以海,即明鲁王)遁入海。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材料二:江日升在其著作《台湾外纪》中,引“野史”《明季续闻》道:“辛丑,(郑)成功迎(鲁)王归金门,仍奉供给。壬寅(1662)五月初八日成功殆……(十一月)鲁王薨。

注:江日升是为明末将领之后,自幼听闻父亲谈论明郑事迹,康熙年间恩科解元


(1)指出材料一、二中对明鲁王的死因记载的矛盾之处。
(2)针对明鲁王死因,你认为上述两则材料何者可信?或你另有观点?说明理由。

材料三:1959年,明鲁王墓于金门重见天日,出土刻有墓志铭的石碑一块,上刻“监国鲁王讳以海……力图光复,虽末路养晦,而志未尝一日稍懈也……王素有哮疾,壬寅(1662)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等字。


(3)材料三对澄清明鲁王的死因有何价值?从史料的性质和价值的角度简述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例举两项导致历史记载出现“矛盾”的原因,并指出破解这一“矛盾”的方法。
2022-03-08更新 | 269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上海专用)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国家治理
(1)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杰出帝王在政权建设和国家治理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将下列政治作为与相应的帝王匹配。(填写字母)
A.创设郡县制度   B.采取“无为而治”政策   C.统一女真,建号大金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E、遣文成公主入藏   F、设立军机处,商议军情
G、派遣郑和下西洋   H、实行推恩令   I、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J、凿通京杭大运河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隋炀帝:        宋太祖:        
唐太宗:        明成祖:        努尔哈赤:        康熙:        雍正:        
(2)任选一帝王的作为,简述其意义或影响。
2022·安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陈独秀曾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一一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陈独秀意在指出中共二大时
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C.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D.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2021·山东·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508次组卷 | 104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1 政治(上海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