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46次组卷 | 75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下表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 (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武则天扩充科举取士的人数,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A.解决了考试弊端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实现了公平公正D.促进了诗歌繁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深入社会,细心观察,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独立思考展开无情抨击,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为之进行不息的斗争。他们以人民自居,以宣传群众、启迪民智为己任,为使群众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思想,他们除了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读物,还运用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让更多的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因此,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例如伏尔泰,不仅有哲学著作,还发表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堪称启蒙运动的导师和领袖。这些思想家,常常冒着上断头台、坐牢和流放的危险,为追求正义、向往光明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者们认为,应该全面地引进西方文化,尤其应该引进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价值观,用以取代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纲常。伦理觉悟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所谓伦理觉悟,最根本的是确立个人独立平等的人格和进取精神,努力用个人主义取代家庭本位,确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文化和社会。个人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崇尚个性,尊重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不是以现实中的个体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家庭本位倾向,侧重于共性对个性的规范和制约,使个体失去其主体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者还号召国人负起民族、社会、历史的责任,摆脱民族和国别的局限性,用世界眼光观察一切,绝不能以“国情”为借口拒绝学习世界其他文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在行动上的特点,并简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
2023-01-13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面对封建帝王对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黄宗羲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开错了药方”指黄宗羲只是反对僵化的理学
B.黄宗羲认为依靠道德限制君权是唯一的途径
C.“看对了病症”指黄宗羲认清了君主专制的危害
D.黄宗羲的思想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春秋时期,建立国储粮制度的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连续多年大量进口鲁国的丝织品绨,鲁国民众基本放弃了农业生产而专门从事纺织生产。然后齐国阻断其粮食进口通道,迫使其屈服,这说明(     
A.农业生产具有战略意义B.商战决定各国争霸成效
C.自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D.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
2022-12-27更新 | 398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福清市2017-2018学年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B.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D.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
2022-11-15更新 | 1123次组卷 | 4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93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武汉会战后,国民党军事当局重新划分了全国战区,共设立10个战区,同时增设了苏鲁战区、冀察战区为游击战区,并提出要用整个国民党军中的约三分之一的部队开展游击战争。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军因形势变化调整方针策略B.国民党希望分化共产党的军事力量
C.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D.国民党意识到游击战的决定性作用
2022-06-10更新 | 609次组卷 | 14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3年9月,毛泽东曾说:“(抗美援朝战争)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B.促使新中国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
C.推动中国向新民主主义国家迈进
D.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主要表现
10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14次组卷 | 80卷引用: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