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作出的“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的指示,山东省委提出了“广泛组织群众”、“维护群众利益”、“建立下层统一战线”等民众动员理论,并初步进行了一些民众动员工作,如动员民众参与抗日救亡团体和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若干块抗日根据地。19407月,成立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下设民众动员工作组,广泛动员民众参与敌后游击战争,团结群众参与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到1940年底,山东抗日根据地加入农救会、自卫团的人数达200万,加入工人组织的人数有20多万,加入妇女组织的有26万,文化界群众组织及儿童团成员也有相当数量。

——摘编自王宜胜《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研究》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工作的意义。
2 . 开放·交流·合作
①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识),久乃还。——《新唐书》

②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③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窑瓷器
(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依据材料概述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章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3)依据材料,概括曾国藩的主张。
序号事件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020年,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召开
(4)从上表中任选两个事件,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对主题进行说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11月,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财政条例》,要求税收由国家财政部门征收,地方政府不许自行其是。1932年,邓子恢出任中央财政部长,他把统一财政当作“当头的重要工作”,指出:“只有把一切财政开支统一起来,……由中央作有计划的支配,才能把不必要的用款通通节省下去,拿去供给红军。”9月,财政部颁布训令:“各级政府必须按照中央颁布之财政条例,坚决执行。”他还要求各级财政部“必须尽量指导和帮助各种合作社组织……之建立与发展”。到19339月,据江西、福建两省17个县的统计,各种合作社共有1423个。

——摘编自苏俊才《中央苏区财经建设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19471月,党中央采纳了晋察冀中央局的建议,决定召开华北各解放区财政经济会议,要求统一各区步调,克服本位主义,合用各区一切财经条件和资源。3月,会议正式开始。最后通过了《华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工作会议综合报告》。报告强调:“要努力发展各种生产,奖励人民发家致富,在公营经济还不能大量发展并占有主要地位的时候,应该注意发展私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4月,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成立,负责统筹管理华北各个解放区财政经济。19484月,华北各解放区金融贸易会议在石家庄召开,进一步制定统一的政策和行动计划。会议强调华北各解放区除有部分地区仍在进行战争外,一般应以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19485月党中央决定取消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成立中央财政经济部。

——摘编自薛暮桥《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的财经工作》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央苏区和华北解放区财经工作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财经工作调整的意义。
2022-11-23更新 | 263次组卷 | 8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河北专用)01
4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载厘改统”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最重要的财政税制改革之一。厘金最初是曾国藩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所需军费而采取的一种战时税收,后逐渐在全国开展起来,税率也从最开始的1%涨到20%甚至更多,几乎达到“无地不征,无物不税”的地步。作为一项彻头彻尾的弊税,厘金制度从一开始就钳制了生产流通……又由于地方政府每年只需向中央政府缴纳象征性的一小部分税收,及至军阀林立的北洋时期,厘金已然成为地方割据政权的经济基石。1928年前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全国”后,为巩固其统治,决心启动“栽厘改统”改革。

如果单纯地把“裁厘改统”看作一场为外交活动提供便利、为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和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力而进行的改革,那么这次改革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和增加中央财政收入这两个主要目的都达成了。总而言之,“栽厘改统”对于南京国民政府而言有利于自身,但不利于民生。

——摘编自孙晟《南京国民政府“裁厘改统”效果评析》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裁厘改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裁厘改统”的影响。
2022-11-22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12月,中共中央已开始谋划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214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首次明确提出了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设想。会议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要求立即开始编制五年计划的准备工作。然而,由于旧中国留下的统计资料很不齐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都缺乏编制经济发展计划的经验,且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短时间内没有确定下来,“一五”计划只能采取边计划、边执行的办法,不断修订、调整、补充。19557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批准“一五”计划。

——摘编自《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些你知道吗?》

材料二   1984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从试点阶段转入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决定》公布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和具体政策,以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进行。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1984年《决定》出台的国内背景。并简析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的意义。
6 . 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环绕着当时的社会制度及其所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展开热烈的论战。对于尧舜的解说,是诸子争辩的中心论题之一,墨、孟两家,各用尧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作辩护,而庄、荀及韩非诸子,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判。

材料二:孔子“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祖述尧舜,造成了一股托古的狂风,儒生认为远古的时代才是黄金时代,影响所及,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保守与闭锁的心态 …韩非主张不遵行古法,不墨守成规,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鼓应《尧舜禹在先秦诸子中的意义与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与韩非子的观点(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022-11-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年进入、四千年过渡、三千年巩固、两千年转型”七个阶段。其中五千年进入指的是(     
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生活趋于稳定B.实现了对王畿地区之外区域的控制
C.阶级分化较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D.王位父死子继,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真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被视为其中一种救国方案。近代爱国者普遍关注封建专制与民族危亡间的关系,如王韬从君民关系的角度提出专制弱国论;严复指出专制制度是民族危亡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为近代思想家接受西方近代民主的价值观念,提供了理论的基点,甚至形成“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混合物。如郑观应认为议院制度与三代法度相符,梁启超也认为中国古代“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不同的阶级、阶层、派别对于民主政治的探索与设想也各异,有的主张在封建体制内部进行改革,有的主张渐进改良,有的主张暴力革命实现民主宪政,也有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论调。近代救亡思想变动异常迅速,各种社会势力纷至沓来,往往是一个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新的任务又提到日程。文化启蒙同政治革命几乎同步进行,相互交织。

——摘编自王春聆《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发展轨迹探微》

材料二   民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建党后提出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和“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政治主张。随着国民革命的推进,又提出了建立“革命的民众政权”的主张。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地方政权设四级苏维埃代表大会,明确而具体地规定了工农大众享有的各项政治经济权利。而后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发提出了“人民共和国”和“民主共和国”的民主构想,根据地的“三三制”(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13)政权建设是民主思想走向成熟的例证。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政治协商会议组织工作的推进以及在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推广,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逐步形成。

——摘编自张睿丽《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主政治思想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探索的积极影响,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2-12-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的恢复措施,大都以对秦政的反思、否定作为出发点。陆贾为汉高祖著《新语》,将秦亡原因归结为暴政和过度压榨,指出在用暴力手段夺取天下后,必须改用宽缓的手段治理天下。

——据张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多数诸侯王蔑视国法,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有的还觊觎皇位。文帝时,商人由于买得高爵而社会政治地位日高,再加上他们的经济力量,开始勾结官府,为非作歹,投资于土地,成为豪强。汉武帝即位时,政治与社会已到了必须大力变革的时候。

——据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的治国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即位时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并列举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政治措施。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神宗实录》卷十二:(万历年间)京城内外盗贼生发,各该巡捕兵备官,虽不系本管地方,有能协力捕获者,纪录擢用。

《明宣宗实录》卷十三:(宣德年间)严京城捕盗之禁。时京城多盗,都御史刘观等议于五城兵马司各增官军一百人与同捕捉,每五十家置巡更铺一,遇夜以十人守之,有盗贼及违夜禁者皆听捕以闻。上从其议,命英国公张辅同五军都督府按地方遣军助之。

《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七:(天顺年间)以京师内外多强盗,命都察院出榜申谕诸人擒捕,若得实其原捕及首告人,赏钞二千贯仍给贼眦,官旗、军校升一级,民匠加赏银十两。

《明孝宗实录》卷一百零九:(弘治年间)先是,京师奸民马纪,夜聚诸恶少马聪等,持刀入民妇家,逼而淫之,劫其财复,抱持以出,诸恶少递淫于通衢。至晓,舁入酒肆,不纳,弃而去之,为逻者所获。


(1)根据材料,概括诏书所反映的明朝京城治安状况,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明朝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2023-01-10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