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商朝末年,帝辛(纣王)率军征伐东夷,其间经过商丘并进行了占卜,卜辞上说:“壬寅王卜在商贞于亳。”在有关这场战争的甲骨文卜辞中,商王东征行进的顺序和需要到达的时间与传世文献对此事的记载完全相符。这反映出甲骨文(     
A.主要服务于战争需要B.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C.记载内容全面而详细D.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2023-03-24更新 | 353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两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过今天的埃及、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后将其航海见闻编写成《岛夷志》。明代郑和的随从马欢曾评价说:“(余)历涉诸邦……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箸者不诬。”由此可知
A.中非之间贸易繁盛B.郑和航海沿袭汪大渊路线
C.元朝多次遣使非洲D.《岛夷志》史料价值较高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广西夏季水灾严重,而秋、春、冬季的旱灾也同样不轻。晚清时期广西旱灾22次,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就有21次。史料记载:广西飞蝗蔽日,如暴风骤雨之至,飒飒有风,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上述史料最贴切的研究主题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三元里抗英D.义和团运动
2023-12-24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构建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1)据史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表现及突出特点;
(2)据史料二、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汉朝在秦朝制度基础上进行了怎样的“改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产生的影响又是如何解决的?
(3)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的作用。
2023-11-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了完成“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研究性课题,小明收集到以下史料,按照史料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②"那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电
③“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
6 . 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对社会的影响的几段史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外开始公开勾结B.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C.美德联合镇压义和团D.帝国主义控制了全中国
2021-10-05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引起管叔,蔡叔等贵族的不满,纣子武庚拉拢二叔起兵,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材料三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决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随意推者也。不待始皇并天下,而文物之道尽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有关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信息。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西周制度设计上存在什么缺陷?
8 . 下列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史料记录,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0-10-05更新 | 3280次组卷 | 3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材料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料记载1845年后“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