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84 道试题
1 . 就1911年11月浙江光复以来基本可考的44个州县民事长的身份来看,由本县士绅担任的有19人,其中旧官僚15人,而革命党人当选的仅为2人,其余民事长身份不详。据此可推知,辛亥革命(     
A.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B.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C.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遭到封建势力破坏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外交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向中国提供贷款、派遣专家、提供大量技术资料以及培养一大批建设人才等经济援助举措,对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由于有苏联作后盾,新中国更拥有力量来消灭旧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遗产,并进行新的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造,以应对来自国内外对中国革命的种种威胁。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以后,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关系迅猛发展。

——摘编自张梅红《浅析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展开,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越来越成为全党的共识,党中央开始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首先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科学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同时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富贫、强弱一律平等,各国的事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去管,世界上的事应由各国协商解决。中国决不称霸,也坚决反对来自任何方面和以任何形式出现的霸权主义。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决不同它们任何一方结盟。中国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2年,据东北、上海、北京等地的不完全统计,参加速成识字法学习的工人达到25.8万人。其中大部分人通过150到200小时的学习,学会了1500至2000个汉字,并能阅读通俗读物,会写简单文章。这(     
A.构建了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B.促进了义务教育普及
C.有利于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D.贯彻了科教兴国战略
4 . 明代江西省抚州府商人吴嘉庆家境颇为富裕,却依然让其子吴郁文外出经商,并告诫其子道:“四川成都最好卖机布,汝可将本银一百两往福建收买机布,到川发卖,不消一年,可以回矣。”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长途贩运贸易发展B.地域性商帮出现
C.重农抑商政策废弛D.重利轻义观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宋朝,竹纸和楮纸大放异彩,克服了以往纸张的某些缺陷,竹纸更是被誉为造纸史的新纪元。楮纸在官用纸上占据主导地位,如赦纸、札纸、纸币、抄引等皆由楮纸制成。竹纸因轻、薄、耐久、白皙、价廉等特点取代藤麻纸,在书法、绘画、印书等用途上熠熠生辉。这反映出当时(     
A.市民阶层的崛起B.造纸技术得到发展C.科举制度的兴盛D.雕版印刷术的普及
6 .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五谷杂粮与菜蔬进入他们的生活,并吸收了汉族精细的加工方法;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也得以改变,肉类食物的比重大大增加,加工方法也更多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B.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消弭
C.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D.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丰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金朝猛安谋克的编制,实际是将已经存在的认同单位——传统的部族改造为新建立的金政权的军政合一的地方机构。这既是对此前女真人认同的认可,又体现着以地缘组织人民。金朝的这一做法(     
A.构建了政权的法理基础B.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发展
C.体现出鲜明的国家特征D.彰显出儒家文化的影响
8 . 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主张实行“盐铁皆归于民”的政策。西汉哀帝时期,大司马师丹指出“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然后治乃可平”,主张恢复井田制以缓解农民“无立锥之地”的状况。这些主张(     
A.蕴含了重农抑商的意识B.克服了土地兼并的弊端
C.反映了厚古薄今的观念D.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表是1949-1956年间中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表(单位:亿元)。该表可以反映出(     
时间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生产总值326384420484510535575610
A.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实现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顺利完成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展开D.农业生产关系变革效果显著
10 . 如表是明朝初年至清朝光绪年间盛泽镇人口变化的数据统计。据此可知,该集镇(     
时期明朝初年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清光绪年间
户数五六十户居民百户一万余户二万余户
规模小型村落巨镇
出处《盛湖志》《吴江县志》《吴江县志》《吴船日记》
A.已经出现新的生产方式B.逐渐成为江南商业中心
C.商业领域分工日趋繁细D.经济发展带动人口增加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五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