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艺术家组成漫画宣传队,积极投入抗战。下图是青年漫画家胡考1938年在延安创作的一幅漫画《游击战不仅牵制敌人,而且袭击敌人》,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彰显了中共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B.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C.抨击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
D.反映了中国战场积极配合和努力协助盟军作战
2023-12-07更新 | 46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1950年的一幅宣传漫画。漫画所示(     
A.迎合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B.反映了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
C.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023-11-29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下图是1951年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中苏实行同样的经济体制B.中国努力营造和平发展环境
C.中苏结盟共同应对朝鲜战争D.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2024-03-25更新 | 365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1,16+4模式)-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是1909年出版的漫画《不倒翁》,画中文字为:“嗟乎不倒翁,衣冠何赫赫。乃为外人之傀儡,是为玩部之人物。”该漫画旨在揭示(     

A.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国民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景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D.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2024-01-25更新 | 40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5 . 1927年3月,北京《晨报》发表了一幅漫画,将当时的社会流动现象喻为《孔雀东南飞》(如图)。该现象(     
A.为中国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
B.说明知识分子实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
C.有利于巩固和壮大革命统一战线
D.反映中国由民主革命向民族革命转变
2023-01-04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以下图片选自《漫画中国通史故事》,图中人物正在就治国理政展开辩论。请问漫画所画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A.夏商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晚清时期的画报图文并茂地反映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下图是1907 年的一幅漫画《女学·立宪》,该漫画反映了作者
A.不满进步思想传播受到政府的阻碍
B.主张彻底推翻清朝统治的政治诉求
C.反对当时各地大兴女学的社会现象
D.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局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展示的是新闻漫画《新民国之怪象》,漫画分别对“共和”平等”进行了阐释。由此可知,该漫画
A.祝贺中华民国的成立
B.揭示民主实践的不足
C.讽刺清朝统治的腐朽
D.歌颂中国社会的转型
9 . 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响》的漫画(如图),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A.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
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
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
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
2016-11-27更新 | 255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5月冲刺专题训练历史选择题易错试题(二)
10 . 中国长城具有丰富的历史作用和特殊的象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图1   战国形势图                                图2   秦朝形势图
(1)指出图1、图2长城空间分布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材料二   长城原是古代中国农牧业的分界线,康熙中后期,随着内地土地紧张,塞外遂成为北方各省百姓的重要去处。热河以北,清初并无汉人,到乾隆49年,汉民增加到55万人,到道光五年,增到88万,长城沿边已经形成蒙汉杂处的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管理,清廷在汉民聚居地建立厅县等行政机构。和以往游牧风气影响中原不同,清代,农耕文化处于积极进取地位,随着“内地民人渐集,汉文风气一开”, 是时,蒙人“起用汉名”“学习汉字文艺”已蔚然成风,“蒙古游牧为生,初多肉食,近以汉民北耕,亦甘食五谷”。蒙古与内地逐渐出现了意义深远的一体化趋势。

——摘编自刘凤云等《论清代中国北部的农耕文化及游牧文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前中期长城沿边地区农牧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末国内著名报刊《良友》写道:“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势。……虽然中国建造长城时,美洲还没被发现,可惜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30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身体”,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1935年田汉在《义勇军进行曲》中写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长城由此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意味的、新的长城。

——摘编自吴雪杉《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人对长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3-12-01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