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   
据此判断,该壁画(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
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
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
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匈奴族和羯族自认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是黄帝的后裔,羌族自认是虞舜的后裔。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说明(     
A.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B.内迁各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D.内迁民族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3 .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了“中华第一长文觚”(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该觚文不见于传世记载,是一篇全新的策问类文献。全文约700字,字体为典型秦隶,载有谋士游说秦王寝兵立义之辞,体例和文风与《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近似。该觚的出土(       
A.是中华汉字演变的实物见证B.是研究秦朝历史的一手资料
C.是《战国策》真实性的佐证D.是研究春秋历史的文献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晚唐传奇小说《窦乂》讲述了商人窦乂致富的故事,书中写道"胡人米亮谓乂曰'(长安)崇贤里有小宅出卖,直二百千文,大郎速买之。'又西市柜坊,巢(意指存蓄)钱盈余,即依直出钱市之。"以上史料可以印证,当时(     
A.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B.陆上丝绸之路繁荣
C.已出现资财存储机构D.土地买卖之风盛行
5 . 图1、图2作为史料,最能说明魏晋至隋唐时期(     


图1龙门石窟(魏晋)


图2敦煌莫高窟(隋唐)


A.佛教的本土化趋势B.统治阶级好大喜功
C.思想领域的活跃性D.百姓摇役负担沉重
2022-11-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票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下图所示为1954年山东胶县(今胶州市)一位二十岁女性选民的选民证。该文物可印证当时(     

A.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初创B.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完善
C.人民当家作主得到法律保障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
7 . 据史料记载,自19世纪50年代始,上海茶叶出口数量大多保持在5000万磅以上,较之1845 年增长了 10余倍。19世纪60年代,中国茶叶出口有增无减,1867年中国供给了欧美国家茶叶消费总量的约90%。这说明(     
A.欧美开始掠夺中国的茶叶B.茶叶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
C.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D.欧美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8 . 如表所示是清朝军机处的相关史料。这些反映了清朝军机处(     
出处内容
《光绪会典卷三·办理军机处》“军机大臣掌书谕旨,统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檐曝杂记卷·军机处》“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枢垣记略》卷十四“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A.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B.完善了中枢机构的制衡机制
C.旨在提升君主治理国家的能力D.促使中央决策方式渐趋僵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料记载.唐代前期实行“统收统支”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其中,“统收”主要表现为租庸调、地税等国家税法的立法权和司法权都集中在中央;“统支”主要是指每年全国各级军政部门的财政支出项目和支出计划都由中央规划和安排,再下达地方政府执行。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A.地方管理的优化B.中央集权的弱化
C.财政体系的落后D.国家治理的进步
2022-05-24更新 | 56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诗词谚语作为史料来源之一,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诗词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诗词或谚语解读
A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B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青瓷的美丽色彩
D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边境战争阻碍宋代经济发展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