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C.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2019-09-07更新 | 371次组卷 | 27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单元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对明清书法评述道:由于统治者对书道有所偏颇,所以行草之发展“几越唐宋”,而篆隶八分却无一名家。据此可得出
A.明清书法艺术的功利性较强
B.明清书法派别之争尤为明显
C.篆书和隶书不顺应社会需求
D.行草书体因帝王爱好而流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改良主义者容闳曾评述道:“太平军一役……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据此,他认为(  )
A.太平天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新思想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封建统治
C.民族的觉醒开始于太平天国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促进新国家的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