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关于焚书坑儒,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焚诗书、坑术士”,认为秦始皇坑的是术士;孔安国在为《尚书》作序时记载“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认为秦始皇坑的是儒生。由此可见(       
A.只有一手史料才能弥合分歧B.历史记载需要考古发现印证
C.史料的运用要注意相互对照D.焚书坑儒真相根本无法认定
2 . 下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其铭文为:“怀集县,开十庸调银.十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开十”当是开元十年的省称),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此银饼的史料价值有(     

①银饼属于二手史料
②“庸调银”信息,可用于研究唐代赋役征收的方式,说明租庸调制下只能交纳银两
③银饼须署上相关人员名字、缴交须验明成色和重量,说明银饼铸造和赋役缴交有严格规范的管理
④“庸调”上缴国库,说明庸调银具有国库金融储备功能
⑤银饼繁文,还可用于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官吏设置、南方经济发展、开元盛世和文字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2024-02-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3 . 关于启的继位,史书记载有所不同。《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这说明(     
A.传说中的历史无从考证B.唯一可信的是考古遗物
C.探究史事需要多重证据D.史书记载只是二手史料
2024-01-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诗歌是时代的反映。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下列对于诗歌与历史研究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唐诗是研究唐史的二手史料B.唐诗真实反映唐朝社会状况
C.诗歌可拓展史学研究的领域D.历史研究必须用诗歌来印证
2023-01-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据此可知,该画像砖
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
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
2022-06-05更新 | 1591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陈独秀在1918年《新青年》中称义和团是“怪物”,在1924年《向导》中说义和团排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从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可知(     
A.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B.口述史料必须与学术研究结合
C.多种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D.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
7 . 有人说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遂而质疑其真实性。对此,某高中历史研究小组搜寻到下列史料并进行探究。该研究小组的探究(     
A.全面反映了日军在中国的侵略B.表明口述证言皆客观真实
C.说明遗址史料最具有历史价值D.实证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8 . 下图两则史料指向同一历史现象。这两则史料分别属于(  )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广州城郊),复行扰害。   ——《广东军务记》

A.图像史料、文献史料B.民间器物、地方史志
C.音像史料、实物史料D.历史遗址、口述回忆
9 . 下图所示为某校活动课上,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所展示的两则史料,这两则史料
A.可证明宋代海外贸易兴盛B.是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证据
C.较之官方正史可信度较低D.均为研究宋史的二手材料
2022-03-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了《毛泽东大事年表》(局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923年6月,加入国民党。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2月,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委员、组织秘书等职。
1925年10月,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A.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B.党的工作重心仍在城市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D.二手史料的可信度不高
2021-01-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