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2 道试题
1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67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普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2 . 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任务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     
A.旨在加快将中国建成发达的工业国B.推动了香港的变化
C.丰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均具有独创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南宋临安城水路沿岸建有塌房数十所,房屋达数千间。塌房主将其租赁给本地铺户及外来客商存放货物,并向承租者征收保护与管理费用。材料表明,南宋时(     
A.经济重心南移B.商旅安全有所保障
C.海外贸易发达D.都市商业繁盛
2024-04-01更新 | 41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河北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在《目前农运计划》中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这一计划的提出(     
A.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C.有利于配合北伐战争D.反映了革命重心的转移
5 . 依据如表可知,新时代的中国(     
时间(2018年)名称主旋律主旨演讲
4月8日—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改革开放《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
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弘扬“上海精神”《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
9月3日—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带一路”《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
11月5日—10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市场开放《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B.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
C.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D.积极参与联合国为中心外交活动
6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05次组卷 | 56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023-12-20更新 | 219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在行军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日平均行军50公里以上,翻越40多座巨大山脉,其中5座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经过十几个省,最终胜利会师。”该材料反映的是(   )
A.武汉会战B.红军长征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
2023-12-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58次组卷 | 32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