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6 道试题
1 .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022-01-17更新 | 1206次组卷 | 236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2 .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这一措施
A.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B.恢复了北方农业生产
C.加速了北方人民南迁D.实现了北方再次统一
2022-01-15更新 | 605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洋政府在其统治的16年间,经过了袁系、皖系、直系、奉系四个阶段,军事分权、制造政潮的现象一直贯穿于北洋政府统治的始终。可见,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
A.内部斗争不断升级B.列强操纵北洋政局
C.军阀割据政局动荡D.政权更送十分频繁
4 .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2022-01-12更新 | 372次组卷 | 47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A.瓦剌俘虏明英宗B.澳门被殖民者强占
C.荷兰独占台湾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上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2-01-02更新 | 439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于
A.公元前3世纪初期B.公元前3世纪末期
C.公元前2世纪初期D.公元前2世纪末期
8 . 如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美国、乙是苏联、丙是中国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C.甲是苏联、乙是中国、丙是美国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2021-12-09更新 | 669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卷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A.简:机构精简B.速:办事效率高
C.开:决策开放性强D.专:皇帝乾纲独断
2021-12-01更新 | 380次组卷 | 28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2017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9-10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10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2021-11-28更新 | 797次组卷 | 168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