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79 道试题
1 . 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后,将曾经“事夷“、社会地位极低的洋行买办、引水、通事等招为幕僚,又组织翻译了一系列外国书籍、报纸,法律等,林则徐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提升工作效率B.密切中英关系C.了解外部世界D.拓展知识见解
2 . 1958—1976年,受“左”的错误的影响,“双百”方针名存实亡,科学文化界也随之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双百”方针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双百”方针指导下,科学文化界又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一变化说明(     
A.文化政策受国内形势的影响B.“双百”方针不符合我国国情
C.国家政策随时代变迁而调整D.科技进步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2024-03-1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中国百年金融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许多次改革,而其中最具影响力、意义最深远的当数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的“法币改革”。此次改革是中国货币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之一,促进了战时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抗战的胜利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次改革(     
①以银元为法定货币②将白银收回国有③统一了货币发行权④开始发行金圆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1842年,晚清财政收入中,田赋占比为76%;到了1911年,田赋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27%。这反映了(     
A.国家经济主权不断丧失B.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C.农业经济发展不断萎缩D.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压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皇帝不赴内阁亲视票拟,故令阁臣票拟。皇帝在内寝仍不亲视政务,则批红亦由太监代之。因此明代司礼监,权出宰相辅上。因此宦官逐渐骄横跋扈。”这表明明朝(     
A.实现了权力的平衡B.宦官专权导致皇权衰落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中枢权力运作存在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统计,洋务派所创办的各类学堂中大都设有图画课程,并建有“画图房”或“绘事院”。如江南制造局曾开办“画图房”,教授外文、算学、绘图等课程,而制造局的机器图样大多由“画图房”绘制。由此可知,这些课程的设置(     
A.适应了中国工业化的需要B.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起步
C.旨在深入学习西方的文化D.重构了国人的图画审美观念
2024-03-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清末,作为传统四民之首的士阶层地位下滑,士子们纷纷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或出洋留学,或下海经商,或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西学。经学教育面临巨大危机,经学课程受到“冷遇”。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戊戌变法的推动B.科举制度的废除
C.列强侵华的加剧D.辛亥革命的冲击
2024-03-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民国初年,社会习俗逐渐开始变化,其中最能体现平等观念的是(     
A.改称谓B.废跪拜C.剪辫子D.易服饰
2024-03-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国家间的争端时有发生,既有历史的遗留问题,也有现实的具体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与大部分邻国在短时间内就解决了边界问题,避免了争端的扩大和更大规模的冲突,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提出并坚持了(     
A.“求同存异”原则B.独立自主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国家平等原则
2024-03-0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张居正归家居丧期间,万历皇帝命其他内阁辅臣:“有大事毋得专决,驰驿之江陵,听张先生处分,”而万历中期以后,首辅赵志皋对皇帝说道:臣实不敢以一人自专,遇事必计议而后请行,本下必商榷而后拟票。材料所述现象说明(     
A.内阁的职责没有明确B.内阁阁臣间相互制衡
C.皇帝对内阁不再信任D.内阁权力来源于皇权
2024-03-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