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观点中属于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王夫之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9-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各选项材料与结论之间理解正确的是
A.AB.BC.CD.D
2021-09-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021-09-27更新 | 1744次组卷 | 53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高中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维某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B.中共领导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中华民族同日本的矛盾不断尖锐
D.国共两党已经放弃前嫌达成一致
5 . “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资政新篇》,《太平天国》) 这是指
A.天京事变的教训B.安庆失陷的教训
C.孤军北伐的教训D.天京陷落的教训
2021-09-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反映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留言B.日本记者的新闻照片
C.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D.中国战地记者的文章
2021-09-27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A.科教兴国B.863计划C.星火计划D.两弹一星
2021-09-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
A.“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古代学术思想从合到分
C.中国传统文化的确立D.政治上的统一不需要思想上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人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反映出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韩非“法治”理念
C.老子“无为”“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2021-09-27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   )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三教合归儒
2021-09-27更新 | 635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