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6 道试题
1 . 2011年3月28日,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史学界对 “司母戊鼎”内壁铭文(下图)的重新解读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
A.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
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
2 .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B.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
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
2021-10-19更新 | 957次组卷 | 125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5月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3 . 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
A.春秋战国B.五代十国C.北朝、南朝D.辽、夏、金、北宋、南宋
4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B.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C.趋向“三教合一”D.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2021-10-14更新 | 555次组卷 | 57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据此判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B.世袭制的确立C.王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诞生
2021-10-09更新 | 1063次组卷 | 74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021-10-07更新 | 270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2021-10-07更新 | 31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魏源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作了这样的描述:“国立宰辅大臣,共商事务。国家费用,先与乡绅会议,而后征纳。……有要务则国王召议事百十三员会议,与中国军机、都察院无异”。对此评论最为恰当的是
A.魏源对君主立宪运作机制作了较真实叙述B.魏源对中、英的政治制度作了相应的对比
C.魏源未能抓住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本质特征D.魏源主张中国应效法英国的君主立宪体制
9 .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2021-10-03更新 | 945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六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负责核查田地的官员给光武帝上书:“(田地数量)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诸侯国势力强大B.豪强地主的发展C.士族门阀的干涉D.藩镇割据的威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