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有要,饿倒哥哥嫂嫂。”该诗反映了( )
①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②作者提倡使用国货
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④作者反对机器生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6-11-18更新 | 10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诊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历史学家说:“唐人考试,本分经义与诗赋两项,然明经出身远不如进士。进士考诗赋,则时人之视诗文学犹占儒学之上。唐人又崇老子,与汉人不同。”该历史学家意在说明唐代
A.科举注重真才实学反对死记硬背
B.诗文的繁荣与考试制度密切相关
C.儒学并没有获得特殊尊崇的地位
D.科举考试内容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3 . 有学者评价辛亥革命:“动了民基动帝廷,难禁易帜一枪鸣。……伊除专制百年后,犹补前贤功未成。”诗中的“一枪”鸣于( )
A.①B.②C.③D.④
4 .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①(指分离、割取)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诗人黄遵宪1896年写的这首诗,因何而发?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C.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愈益严重
D.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17年,《新青年》2卷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
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2016-11-22更新 | 173次组卷 | 20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
2016-11-27更新 | 1643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精编版)
7 . “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描述的历史现象是(        )
A.太平天国起义B.《南京条约》的签订
C.鸦片战争的爆发D.清朝官员无能
8 . 诗人写了一首《咏牡丹诗》,其中有一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他因此遭到诛戮。当时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也变成“从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这种情况应是发生在(     
A.明朝中期B.清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唐朝哪一时期的盛况?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016-11-27更新 | 7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2016-12-13更新 | 158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合格考)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