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耗费巨大,带回的价值无法估量的异国珍宝大多归入皇室宝库,或被用于赏赐王公大臣;而达迦马等西方航海家从东方带回的珍宝则进入市场,获取巨额利润。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航海的结果B.社会制度不同造成了政策差异
C.西方的远航比郑和下西洋获利多D.社会环境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
2022-08-22更新 | 482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记载:“……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至四月八日投递,都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合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而据茅海建在《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中则指出:“……反对议和的奏折从来没有停止过……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五十五件……。”依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康南海自编年谱》属于个人回忆录,史料价值不高
B.“公车上书”是历史悬案,无法考证其存在的真实性
C.《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属于史学考证,相比康有为个人回忆更为可信
D.康有为和茅海建分别站在自身的立场来叙述历史,二者说法均是正确的
3 . 下图作为中苏关系的史料,其价值在于(  )

苏联油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0年)》
A.是研究中苏建交的第一手资料
B.真实还原了签约现场的细节
C.用于印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艺术再现了中苏的友好关系
2021-09-08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二真题历史变式题2
4 . 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刘邦“约法三章”的记载。由此可推知
史籍记载
《史记》(刘邦)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汉纪》(刘邦)与秦人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三国演义》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A.史籍记载的真实可靠性B.西汉政府意图取信于民
C.汉政权取胜的重要保证D.小说没有史料研究价值
5 .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
2021-04-29更新 | 240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网络教学调研评估检测历史试题
6 . 嘉靖本《三国演义》中写道:“孔明与子龙曰:‘美色,天下人爱之,公何独如此?’”到了清初毛评本《三国演义》中,孔明的话就被生生砍掉了一半,只剩下“孔明谓云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这体现出
A.嘉靖本史料价值更高B.孔明形象儒家化倾向
C.市民文学勃兴的影响D.士人价值取向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荧惑守心”在星占学上被视为是一种可直接影响到统治者命运的极严重凶兆,《汉书》记载“高祖十二年春,荧惑守心,四月,宫车晏驾”。但有学者通过现代天文学考证,十二年春,荧惑由壁宿顺行至毕宿,未曾守心,该天象系伪造。由材料可以得出
A.古代天文学发展还不成熟B.《汉书》的史料价值有待商榷
C.汉高祖统治后期天怒人怨D.两汉儒学出现唯心主义新特征
8 .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但在汉朝并未设有专职与专人负责编撰,直到晋朝始设起居令等官员编写起居注,再到清朝设起居馆,由经筵日讲官专职编修,其职位多由翰林院官员兼任。其变迁最能说明
A.皇帝日益重视文化修养B.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C.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D.《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2020-11-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2021-01-08更新 | 323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2021-01-06更新 | 1840次组卷 | 6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