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7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从新中国成立初到____年底,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1)原因: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照搬了苏联模式,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上急于求成等。
(2)具体做法:对农业、手工业、____的改造,建立起单一的社会主义____,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3)评价: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集中力量进行____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但其弊端日益暴露,使企业失去活力。在农村则挫伤了____,造成农业长期落后。
2023-09-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十单元单元整合
2 .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五次调整:____年开始的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指土地____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____,转让____
2023-09-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十单元单元整合
3 .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五次调整:改革开放后实行的____,在坚持____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023-09-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十单元单元整合
4 .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五次调整:____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____,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2023-09-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十单元单元整合
5 .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五次调整,____年的农业合作化,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____营。
2023-09-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十单元单元整合
6 .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五次调整:____年土地改革,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为新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____开辟了道路。
2023-09-1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十单元单元整合
7 .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阶段特征:科教文卫:成功爆炸了原子弹、____,成功发射了____导弹和人造卫星;教育、____均取得长足进步。
2023-09-1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九单元单元整合
8 . 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外交:奉行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屈辱的外交局面;____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023-09-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九单元单元整合
9 . 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经济:土地改革,____,巩固了新兴的人民政权;“____”计划和三大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023-09-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九单元单元整合
10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五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____理论、“____”重要思想、____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共产党的五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____相结合的产物,其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____
2023-09-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十一单元单元整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