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且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孕育“精神”的先后顺序,补全下列示意图,并在对应的空格里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第三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从此,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请回答:
(1)新中国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2)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什么会议?
(3)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4)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哪一事件?当前,中美正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2020-06-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简回答下列小题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战胜利有何意义?
4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贡献,请回答以下有关中国选官制度的问题。
(1)汉朝主要采用了什么选官制度?其用人标准及选拔方式分别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3)隋唐以后,又采取了什么选官制度?其用人标准与选拔方式又有何不同?
5 .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议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个统治,一家之言。
——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伟大的创举”指什么?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并且说:“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价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