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发展相比绝非简单的量的增长,不仅使城市自身功能发生本质改变,而且带动城乡社会结构和文明形态整体转型。城市化内在动力机制源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策动力——工业化运动,但是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并不具备这种原动力。中国近代城市化运动在开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渗透等外在因素作用下被动展开,由此带来近代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市政、文化殖民化半殖民化、城市分布格局和城市功能畸形变态等被城市化特征。

——摘编自涂文学《外力推引与近代中国被城市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方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入党为荣

20世纪20年代,知识青年一跃崛起为时代发展的急先锋。而青年学生每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荣成为这一时期蔚为独特的社会现象。这其中,许多知识青年是从国民党转入共产党的。

1926年前后,由国民党转入共产党的知识青年,约占共产党员人数的3%。广州作为当时国民党的大本营,从国民党转入共产党的知识青年,占广州中共党员总数的1/7,占知识分子党员的3/4。而且,伴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转入共产党的知识青年越来越多。出现如此流动,与国民党内部组织结构不严密、党部运作低效率,使得"党力"不彰成为一个严重的痼疾有关。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政党,不仅对知识青年的入党严格慎重,而且以铁的纪律加以约束。其时,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吃苦的工作我们自己争来做,占小便宜的事情让给他们"。尤其是有"做官倾向"的党员,被斥之为"腐败堕落"的"机会主义倾向",共产党要求"严厉取缔"。这种鲜明反差引发了富有革命热情的知识青年的强烈共鸣。

——摘编自杨东《近代史上"入党为荣"的社会现象回眸》

谈谈你对20世纪20年代知识青年"入党为荣"社会现象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22更新 | 7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衡水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7年首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在广州举行,周恩来总理倡议这一展会简称“广交 会”。自1957年4月首届到今年4月第125届,广交会历经62年从未中断,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第一展”。在广交会的初创阶段,为了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封锁,广交会开辟了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为中国外贸发展打下了基础,开启了新中国对外贸易、交流、合作的大门。 “文革”十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广交会在这一时 期艰难成长。改革开放以来,广交会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功能日渐多样化,参展商品结构明 显改善,贸易市场趋向多元化。1992年至今,广交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