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初期,《解放日报》“读报参考”栏目,对于政府发布的政治动员有较多涉及,如表为19529月刊发的部分政治动员稿件。

序号刊发时间稿件
192《人民司法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293《把华东物资交流搞得更旺》
394《要让工人看到好戏好电影》
497《华东整党建党工作开始了》
5911《明年度冬小麦增产竞赛开始了》
6912《上海市司法改革开始了》
7919《注意劳动保证加强安全生产》
8920《干部要加强学习理论》
9921《上海失业登记就要开始了》
10930《明天是我们的伟大的节日》

——摘编自朱清河等《建国初期党报城市政治动员功能的实践逻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建国初期的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昨日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路征程一路歌”,革命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路走来的有声记忆。源自民间的歌谣一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对民间传统歌谣进行了改编与创作。此外,广大群众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这些革命歌谣抒发的真挚情感,使人产生强烈共鸣,迅速被传唱接受。

部分革命歌谣(节选)

序号歌谣名称歌谣内容
《大青山来了八路军》阳婆婆出来满山山红,大青山来了八路军。黑漆漆的夜晚亮晶晶的星,共产党点燃那指路的灯。八路军是人民子弟兵,一普真心打敌人。八路军纪律真严明,从不遭害咱老百姓。八路军打仗真英勇,又能守来又能攻。伏击战来麻雀战,出奇制胜立新功。打得鬼子漫山滚,打得顽军丢了魂。一杆杆红旗头上插,八路军为咱们打天下。
《插秧曲》一,二,三,……绿映映,绿映映,实例化插得整齐又好看。同志哥伴着同志嫂,唱着歌儿插着秧。……我们最苏维埃公民,都得参加革命战争。
《解放区的天》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最后胜利是我们》红军战士志气大,一切困难都不怕。今天行军八十里,毛主席亲自来率领。不怕脚痛汗水流,胜利捏在手里头……能打善走是红军,拖垮累死“中央军”,最后胜利是我们。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将表格中歌谣序号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根据材料信息,拟定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动力学理论认为,社会通常是在时间递进型与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向前发展的。时间递进常指一个社会靠自身的动力机制向前发展,而空间传动则指社会的发展是在外力的冲击和压迫下实现嬗变。在时间递进型动力作用下所实现的社会转型是其内在矛盾展开、激化、质变的结果,它给价值系统带来的往往是传统与现实、新与旧的纷争;在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社会的转型是在外力刺激下发生的,价值系统内部呈现的通常是内与外、中与西、自生的与舶来的冲撞与涤荡。

——摘编自李培超《社会转型与道德冲突》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论述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612月,恭亲王奕䜣在奏折《请添设一馆讲求天文算学折》中提出:京师同文馆的职能局限于语言翻译上是不够的;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招收一定科甲正途出身者入馆学习。奕䜣的提议立即遭到传统士大夫的猛烈抨击。

18673月,顽固派的代表大学士倭仁上疏反对:用招收科甲正途人士入天文、算学馆学习来解救清政府面临的困境危害甚大,必然导致以夷变夏,加剧西人对中国的侵略,“议和以来,耶稣之教盛行,无识愚民半为煽惑,所恃读书之士讲明义理,或可维持人心”。

奕䜣就顽固派对洋务派“舍中法而以夷为师”这一攻击作出回应,“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同时强调西法“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

在新旧力量的交锋中,掌握帝国最高统治权的慈禧太后则采取了游离于争论之外的态度。

倭仁上奏后,慈禧太后于当天即对倭仁进行了召见。慈禧太后出于平衡政局的目的,还是让总理衙门与倭仁等为首的顽固派进行辩论,事实上是纵容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对洋务活动进行攻击。天文、算学馆虽得以设立,但大部分原本打算投报天文、算学馆的科甲人员最终放弃了。

——摘编自胡联洋《论同文馆之争与洋务运动的困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奕䜣奏请改革同文馆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江西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建筑物、博物馆是立体的历史,更是人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走近历史建筑群、博物馆,是青年学生培养历史兴趣、厚植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下列是天津著名的建筑物和博物馆:

序号

名称

简介

1

五大道旅游区

英租界即为南京路、马场道、西康路、营口道合围的区域,今五大道即在其范围之内。包括顾维钧旧居、张自忠旧居等著名景点。

2

意式风情街旅游区

1902年6月7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嗄里纳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天津意租界的范围。包括梁启超故居、曹禺故居等著名景点。

3

解放桥

解放桥1927年正式建成。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天津站旧称),南通紫竹林租界地。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

4

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包括: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五个部分。聂荣臻元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5

天津手表厂

1955年1月,原国华钟表仪器金属制造厂召集四位工人组成手表试制小组,用四台设备(小车床、小台钻、砂轮机、小铣床),制作了中国第一只手表,第一只手表出品于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

6

世纪钟

钟表盘的周围采用了12星座的浮雕,画面都是根据最原本的故事创作。白羊座放在顶端12点的部分,因为羊在中国代表吉祥;将天秤座放在最下部6点的部位,因为秤代表公平。这些都体现了把外来的文化在排列上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观念。
请从中任选3个建筑物或博物馆,围绕天津的历史发展这一主题,自拟研究题目,撰写一份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报告。(要求:阐明建筑物博物馆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女界钟声”

材料   下图为清末刊行于上海的《时事报图画旬报》(1909年)刊发的《女界钟声》。

附录:《女界钟声》(节选)此女界钟声图(备注:敲钟(自由钟)人为西洋妇女),乃唤醒女国民之有疾者而作(涉及当时药品改革)。盖女子有疾,每有难言之隐,医治较男子不易奏功。上海五洲大药房,因特发明良药三种……19038月金天翮著的《女界钟》由上海爱国女校发行。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女权万岁”的口号。

《时事报图画旬报》有利于增进对国内外的了解,减少向西方学习的阻力,为死寂的大清朝注入一点生气。这其实也是清朝崩塌的前夜国内外交往的一种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对画报描绘的“女界钟声”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14次高考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一个多世纪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了社会转折、制度转变、体制转轨、模式转换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现代化转折中体现了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规律以及东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同时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独特的内在逻辑。中国现代化无论对现代化理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和平发展都有重大贡献。

——摘编自段治文、蔡晓卫《中国现代化的世纪转折及其规律和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相关历程,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8年,钱玄同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发表在《新青年》上。文中指出汉字在学与用上诸多缺陷,并说汉字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他主张先废除汉字。陈独秀赞同其废除汉字改用罗马字母的方案。鲁迅认为人类未来最终会使用同一种共同语言,当前文字简化与拼音化是为之后世界语的使用提供基础与准备。他的《阿Q正传》中主人公的命名上出现字母的使用,是对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回应。然而,作家巴金在他的《病中集·汉字改革》一文中指出:“我年轻的时候思想偏激,曾经主张烧毁所有的线装书,今天回想起来实在可笑。”如果汉字走向拼音化,“这样我们连李白、杜甫也要丢掉了。”这种充满历史感的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刘婷《时代的神智—汉字形与意的思辨》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字拼音化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9 . 不同历史时期,面对时代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进行调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阶段外交主要特点.外交大事记(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
开创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
1953年12月,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1954年4月,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4月,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
改革开放后
全方位外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3年,中国与欧盟确定建立全面战略
伙伴关系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2015年,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
银行正式成立(“ 亚投行”)
2017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
联合国决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的认识。(要求:任选两个历史阶段进行分析,充分运用材料,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宴会是唐朝的一种社会生活现象,皇帝赐宴是宴会的一种重要类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赐宴对象赐宴地点
唐太宗时期(大多数赐宴皇帝均参加)群臣、五品以上官员、三品以上官员、突利可汗、武功父老、近臣、东宫官署、岐州父老、蛮夷酋长、长安父老、洛阳父老、吐谷浑王、诸蕃使、并州父老、长孙无忌等数十人、洛州父老、契丹首领、军士、太原父老、铁勒回跎、四夷君长等。显德前殿、中华殿、林光殿、芳华殿、临华殿、武德殿、百福殿、丹霄殿、两仪殿、乾元殿、贞观殿、观德殿、相思殿、弘教殿、仪鸾殿、飞霜殿、芳兰殿、天成殿、嘉寿殿、紫微殿等。
唐德宗时期(大多数赐宴皇帝不亲自参加)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与神策金吾六军使、六军及神策神威诸将、宰臣与北军诸将、左神策军、武臣及勋戚子弟、百僚、中书门下及两省供奉官、宰臣及两省供奉官(唐代皇帝左右之近臣,包含部分宦官)、翰林学士、宰相及常参官等。麟德殿、玄英门、曲江亭(国家风景胜地)、马嶙池亭。

——摘编自黄正建《走进日常:唐代的衣食住行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说明唐朝皇帝赐宴变化所反映的时代变迁。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