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很关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并适时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时代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年中共六大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
1942年抗日根据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并组织起来……使农民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
1958年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1980年中共中央第75号文件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
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05年农业部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1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由此,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或路线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时,黄山南麓的徽州以生产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闻名。商人们将其运销各地,后逐步形成徽商。图2是当时徽商的主要经营地区。


材料二   元朝时期,黄道婆从海南岛回到松江,在这里传授擀弹纺织的技术,带动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图3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种植分布图。



根据材料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并说明原因。阐释两则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301937年《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的部分报道内容

时间报道内容来源
1930年“农民都是被迫的”,共产党“强迫强壮的农民变为士兵或强盗”。
《纽约时报》报道“第三国际对中国共产党下达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长沙’的命令”,并认为“这些文件解释了共产党人的顽固立场”。国民党截获的中共官方文件
1931年“江西省南部约有5万农民正在逃离家园,以躲避肆虐江西省的红军”。“长江流域许多地方的商业生活正被土匪的袭击所侵蚀,而不法分子则在京汉铁路沿线与政府军对立。”国民党官员采访
1932年“中国绑匪随意开枪俘虏了路德牧师”,这位牧师“在湖北被共产主义团伙囚禁了两年”,传闻“这名牧师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被证明是共产党的累赘,于是他被无情地枪杀了”。国民党报纸和传教士的自身经历
1933年共产党在农村地区负责征兵的“红色青年运动”取得了“非常的成功”,“农民们敦促他们儿子们加入进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妻子们把他们的农民或工人丈夫带到征兵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国民党和共产党一起在黄帝陵祭祖,各出祭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民族扫墓之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追怀先民功烈,欲使来者知所绍述,以焕发我民族之精神,特派委员张继、顾祝同,驰抵陵寝,代表致祭于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眛,民乏典章。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始作制度,规距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俎豆,来格来歆!尚飨!”
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冑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硫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为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屐俱备,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主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烈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国共联合祭祀黄帝”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表述成文、主旨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论述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桓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8-06-09更新 | 6289次组卷 | 4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技巧08小论文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支的估算数(库平银)
收入
支出
田赋 25088000
漕粮 6562000
盐税(包括盐厘金税) 13659000
商品厘金税 12952000
关税(1893年) 21989000
地方关卡收入 1000000
对国内鸦片征收的税和厘金税 2229000
杂税、捐纳和“贡献”等 5500000
合计 88979000
中央政府行政费用、皇室津贴和满洲戍军军饷 19478000
海关行政费用 2478000
公共工程 1500000
现代化军队、沿海防 8000000
满洲防务 1848000
甘肃和中亚的民政和军务支出 4800000
北洋水师、南洋水师 10000000
铁路建设 500000
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拨款 1655000
各省行政费用、各省军队 36220000
偿还外国贷款的本利 2500000
合计 88979000

——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注:漕粮,通过河运和海运由东南地区漕运至京师的税粮。厘全,一种商业税。捐纳,是中国古代政府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粮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主要历史信息。(要求:提炼材料中的三条信息,并做简要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