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则徐是中国封建文化优良部分的代表者,又是满清时代维新运动的重要先驱者。他在1830年(道光十年)与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结宣南诗社。这一小诗社中人,黄爵滋发动禁烟运动,龚、魏发动维新思潮,林则徐成为他们的首领。他后来探询外情及意图制造新式船炮,思想上是早有某些基础的。1839318日(二月初四),林则徐传集怡和行伍绍荣等洋商,宣布谕帖,令转谕各洋商公司人等报明存烟实数,谕帖中声明:“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终始,断无中止之理。”满清官吏表示如此坚决的意志,多少年来鸦片商不曾见过,义律无法推诿,来到广州,但仍取观望态度,暗中反抗缴烟,指使老鸦片商颠地(Lancelot Dent)夜间逃遁。林则徐查明截回逃人,按照“违抗封舱”旧例,下令停止中英贸易,派兵严密围守洋馆,撤退沙文(洋馆中仆役通称沙文servant),断绝趸船与洋馆往来交通。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禁烟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林则徐思想的特点。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银大量内流之际,正值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陆续被卷入世界市场。此时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发现了丰富的银矿,仅秘鲁的波多西一地年产白银已达20余万公斤。……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以及其它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极好的声誉和销路。几乎同一时期,明朝部分开放了海禁,私人出海贸易部分获得了合法的身份。

材料二   白银的大量内流使中国货币实现了白银化,确立了银本位制。白银所代表的不是权力,而是商品、货币本身的价值,在交换中可以公平地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是商品经济得以长足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白银是一种世界货币,银本位制为进一步开展海外贸易、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提供了可能。

——以上材料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后期白银内流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白银内流的影响。
2022-02-13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朝在全国的局势基本稳定下来后,就把巩固政权,尤其是对广大东方地区的军事占领作为首要任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大封诸侯这一举措尤为重要。周王室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藩屏周”。在诸侯国内部,诸侯王再行分封。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独立。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法国封建等级中最高一级是国王,国王将土地分封给公爵、伯爵、侯爵、大主教、主教等高级封建主,高级封建主又将土地转封给子爵、男爵等下属,子爵、男爵再依次封给最低一级的骑士。土地封受后,封主与封臣结成领主与附庸的主从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体系,而处在金字塔之下的则是以农奴为主的广大依附农民。在封主与封臣结成主从关系后,封臣要对封主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仪式。领主与附庸之间互有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未履行其义务,臣属关系都可能破裂,或领主将采地没收,或附庸将土地转归更上一级领主,或者变为私有地。但是,由于采地的不断争夺、继承和分裂,二者的关系也变得错综复杂,法国封建主又奉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就会造成一个封建主有若干个领主的情况,即封建主乙是甲的附庸,可能又是甲的领主或丙的领主。复杂的关系使封建主之间难免出现争夺乃至混战。

——摘编自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初分封的原因,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法国的政治状况。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法两国分封的相同之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末农民起义冲垮了秦的残暴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战乱中,农民大量流亡异乡,穷苦百姓更是缺衣少食。西汉王朝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在丞相曹参的倡导下,“黄老无为”思想受到朝廷内外的崇尚,并为文帝和景帝所取法。文帝屡诫百官守令劝课农桑,曾一度诏免田租。他在位的23年中,宫室苑囿、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景帝时,把男子17岁开始为官府提供徭役改为20岁。文景时期,废除了伤残人体的肉刑,各级执法官断狱从轻,不滥用刑罚。但文帝和景帝片面强调“黄老无为”的思想,对诸侯王的纵容,使王国势力凌驾朝廷,对商贾豪民兼并农民、骄横不法等问题态度暧昧。朝廷对铸币权时弛时收,“民多奸铸”的问题严重。汉武帝即位后,欲图振作,武帝首先在思想领域打破黄老无为思想占支配地位的局面,大力提倡董仲舒的新儒学,从官学中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派刺史代表中央巡视所部郡国,督查强宗豪右,也可以监督诸侯王。汉武帝任用的大批官吏如张汤、王舒温等都以用法酷深令人谈虎色变。如王舒温杀河内豪强,竟株连千余家,大多是无辜百姓。

——《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概括汉初“黄老无为”思想盛行的时代背景。归纳文景时期推行“黄老无为”思想的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针对无为而治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简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众多的耶稣会士纷至沓来,加上一批中国学者的译介,才使西方科技开始传入中国,形成了第一次西学东渐的高潮。这一西学东渐也是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明末,我国“外寇已深,内乱将起。兵不知如何打仗,国家财政万分困难,而学者则在高谈性理,出入禅道,其无补于世艰可知。利玛窦等人适时输入西学,讲究实用,确有起衰振弊之功,起死回生之效”。中国的有识之士在这种影响下越来越注重经世致用的东西,西学派正式形成。

——摘编自曹蓉《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科学》

材料二   19世纪仇外恐外的人,在一种古老的基本原理中寻求安慰,即西方科学的各种要素一定是来源于古代中国。在为西方科学训练辩护时,有的人因此宣称西方科学的基础是从古代中国的数学借鉴来的。为了避开那些恐外仇外的人,搞现代化的人的手法是把西方的东西当作中国原先已有的东西偷偷带进中国。当康有为在古代中国的三世说中找到了现代西方的进步思想时,他使这一手法完善了。因此,在搞现代化的中国人的心目中,他们必须以他们能够在中国搜集的一切类似物去对照外国的文化。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西学派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维新派学习西学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清代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因素。
2022·江苏南通·二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清政府行将崩溃的财政体系和国民经济以致命打击。对外被一个新近崛起的小国打败,这一严酷事实,不能不引起一批有识之士的思考;对内各级官员大多不遑顾问地方利弊与生民休戚,各地人民纷纷掀起不同形式的求生存斗争。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的破产势必导致“中体西用”为理论核心的洋务思潮的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维新思潮的兴起。维新派的主要代表康、梁等都是些“拿起笔杆做刀枪”的读书人,他们从变法一开始就提出了“全变”的思路与齐头并进的举措,不分轻重缓急的操作,使传统的顽固守旧力量及各种潜在的反对势力都被动员起来。光绪皇帝没有实权,而推动变法的维新派也没有能为变法争取最高实权人物的支持。洋务派集团中虽然有一部分人主张改革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但他们循序渐进的改革路线又被激进的改革派激烈反对。顽固派阻挠对康有为等变法者的认同,造谣惑众、挑动社会对变法的恐惧和不满,最后将变法扼杀在摇篮中。

——摘编自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1)根抠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发生的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归纳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主客观因素。
2022-04-15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洲志》是近代第一部国人所译的外国史地学著作。编译时,林则徐有意地调换了原书中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一非洲一欧洲一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遵从了中国人以“天朝上国”为世界中心的习惯。他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从《四洲志》可以看出林则徐倡导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和器物,而缺乏对于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这样“开眼看世界”的后果只能是空想出一个自己认知框架内的西方世界,而完全无法从根本上理解西方人的政治体制乃至于思维方式。通过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也能看到这种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摘编自李昊洋《从〈四洲志〉看林则徐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与影响》

材料二   1874年冲正修编纂出版《支那地志略》,开创了近代日本编纂中国地志之始。该书吸收西方人有关中国的记录和研究成果,诸如经纬度的利用,新式地理词汇的使用等。该书作为当时日本人的学习教材,成为他们认识中国的读本。此后,日本人通过收集情报,来华实地踏查,翻译中国和西方人著作,编纂地志研究和认识中国。1880年高田义甫编纂有《清国地理小志》,1882年岸田吟香编有《清国地志》,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利用在华调查资料编有《支那地志》,1893年安东不二雄编有《支那帝国地志》,至1894年前,日本编纂中国地志达到一个高峰,也标志日本研究中国到达一个小高潮。

——摘编自郭墨寒《冲正修编纂〈支那地志略〉研究》

(1)据材料一,归纳林则徐编译《四洲志》的特点,并说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局限性。
(2)据材料二,概括1894年前日本编纂中国地志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钱大昕(1728-1804),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针对重经轻史的学术风气,钱大昕主张把史学与经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以治经方法治史。他将天文、舆地、制度、金石、版本等原本经学的分支学科抽离出来,并使之成为史学研究的辅助学科。对《史记》以后的许多史学典籍,他都一校勘,详为考证。在此过程中,他探寻出了诸多史学考据的具体方法,包括比较法、求源法、钩稽法、归纳法等。在哲学上,钱大昕抑宋扬汉,对宋明理学一套哲理化的理论不满,极力把理学家大力鼓吹的儒家伦理纲常的说教,具体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准则。

——摘编自张涛《钱大昕评传》


(1)根据材料,概括钱大昕的学术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大昕学术主张产生的背景。

9 . 材料一   下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宋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从997年到1124年,平均每年有200多人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当时1.2万名甚至更多的高级官僚队伍中有一半以上皆来自于科举。1148年至1256年间的进士中,有一半以上三代均为布衣,可见科举制度网罗人才之力了。

——摘编自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等


(1)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概括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表现,归纳其积极作用。通过宋代科举取士、婚俗观念变化的史实,理解宋代社会“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分析出现图中唐代进士出身比例的原因。针对这一现象,结合问题探究概括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表现,分析这一做法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婚姻不问阀阅,直求资财”,作为宋代比较突出而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主要表现在男女婚嫁不顾门第、等级的悬殊,而以对方家庭是否富有为标准,以能否得到尽可能多的聘财、嫁妆作取舍,甚至专门选择富户联姻。例如,庆历中,身任馆阁清贵之职的凌景阳,与酒店富户孙氏女结婚。吏部侍郎孙祖德,“娶富人妻,以规有其财”。哲宗绍圣年间,许州阳翟县豪民盖渐,家紫累巨万计,女三人,“有朝士之无耻者,利其财,纳其仲为子妇”。正是在婚姻论财风气的影响下,为了多得聘财、资装,一些士大夫全然不考虑自己的身份、名誉,也不顾封建的礼义道德,甚至敢冒法律之禁,演出了一幕幕丑剧。据《宋史·向敏中传》《续资治通鉴长》等记载,薛居正子惟吉之寡妇柴氏,将携资产再嫁。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后为张齐贤所得,敏中为此记恨在心,串通薛居正、孙违诏贸其居第,互相闹得不可开交。

——摘编自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历史研究,198603


(3)依据材料,概括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的表现。辩证分析这种现象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理解宋代社会“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2022-03-2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史料阅读的读、析、解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出任最高教育行政机关长官,他明确反对祀孔。1928218日,蔡元培发布通令:“孔子生于周代,其人格学问,为后世所推崇,惟因尊王忠君一点,历代专制帝王,资为师表,祀以太牢,用以牢笼士子,实与现代思想自由原则,及本党主义,大相悖谬。为此,令仰该厅、校、校长,转饬所属,著将春秋祀孔旧典,一律废止。”“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矛盾升级,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民党经历了“清党”和内部斗争后,党员及军人对指导思想不明确,随着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民众心态日渐颓废。由此,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孔子被再次凸显,恢复祀孔成了此时政府情理之中的选择。1934827日,上海市党政机关举行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市长吴铁城认为:“我们要实行三民主义,必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必要尊崇孔子。今日之尊孔,乃是谋民族之复兴。”

——摘编自周慧梅《国民塑造与社会建设:1896-1949年中国社会教育研究》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反对祭孔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政府从反对祀孔到恢复祀孔的原因并简析上海市纪念孔子的时代价值
2022-06-04更新 | 40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B)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