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因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武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光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二   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的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并阐述此类史料的价值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
2020-12-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明清时期中西两大异质文明开展了对话与交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为160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绘制刊印的心坤舆万国全图》(摹本)。《坤舆万国全图》依据西方“天圆地圆”思想,采取西方地图绘制方法,反映了15、16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所获取的知识。


材料二   利玛窦及其《坤舆万国全图》,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地理学知识、天文学知识引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引起震撼,但无法完全动摇中国为“中央之国”的观念,时至近代,为中国提供了学习外域、了解世界的条件。

——摘编自李敏杰、朱薇《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对国人世界观的冲击》


完成下列要求:
(1)史料大体分为文献、实物、口述、图像、音像、数字六类,指出《坤舆万国全图》摹本属于哪两种史料类型。据材料一,概述利玛窦绘制此图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坤舆万国全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它无法完全动摇“中央之国”观念的原因。
2020-07-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