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我们的“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其范围大于学术文化,包括了一切的传统文化与形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国学热的发生和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晚清到辛亥革命,以章太炎为代表,提出了“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著名口号,倡导保存捍卫国学,第二阶段是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国学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特别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关注的是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文化价值来发展现代中国的文化。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北大、燕京等大学纷纷设立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和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是这一阶段的代表,国学研究不是关起门来研究,始终与世界的中国研究、汉学研究东方学研究连接在一起。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材料二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踏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量,目前的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国学热发展变化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阶段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从兴起原因和推动力量的角度概括近代、现代国学热兴起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现代国学热兴起的认识。
2019-12-16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在集古代文化大成的基础上,旗帜鲜明不遗余力地创建了中国古代文化大同的思想。这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最伟大的贡献。在孔子那个年代,中国的政治还没有统一,但由于孔子的贡献,中国的文化精神率先就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汉朝汉武帝,终于认识到专制统治必须具有-个统一的文化哲学基础,他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地选择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文化策略。中国从此实现了政治和文化双重统一的历史局面。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代,是中国统一历史发展分界的年代。从此,在世界史上无比伟大的中国统一的局面,不可阻挡,百折不回。

——《天人合一中国政治统一的古老理论依据》

材料二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两岸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广泛。但也应看到,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深化,仅靠惠台让利、扩大共同利益基础,靠利益的“量”或“向”的调节,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快速变化。目前这种共同利益多而共同价值少的发展模式,将会使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凸显。

——周志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理论内涵》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和材料二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1-09-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
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
2020-11-21更新 | 157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C.“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D.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2020-07-23更新 | 171次组卷 | 4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5 .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奉行“休养生息”政策,与民休息,对外政策以防御为主;而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则推行积极有为的扩张政策.这主要是因为
A.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积累了物质财富
B.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存高远
C.汉高祖体恤民心,以民为本
D.汉初与汉武帝的社会背景不同,物质基础不同
6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75次组卷 | 95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7 .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收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020-11-21更新 | 438次组卷 | 50卷引用: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源曾盛赞美国民主制度“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据此可知魏源
A.对美国民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B.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C.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D.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梦-民主路》解说词中说:“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已超越了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思想,开始走向民主、民治的新民本思想。”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思想家们将“民”的概念正式引入政治思维,活跃于当时思想界中的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大多都有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积极评议时政,对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的升华,使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民本与民主的比较》

材料二   西汉巨贾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两情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逾墙淫奔,无耻之尢”;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补救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提出了哪些“民本”思想主张?分析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的民本思想做出的“升华”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在对待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问题上,宋明理学家与李贽的看法存在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述“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是中世纪末的产物,而西方启蒙思想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这一观点。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政权的合法性。1950年,美国操纵五届联大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我国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也有利于祖国统一。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2020-07-0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北师大遵义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