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山国为鲜虞(白狄族的一支)所建,国土嵌在燕赵之间。据考古发现,早期中山国文字很少;而在出土的战国时期中山国铜器铭文中,大谈天命、忠、孝、仁、义、礼、信等。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山国(  )
A.推动分封制的瓦解B.受到中原文明影响
C.接受周王朝的统治D.重视教授儒家经典
3 . 战国中期之后,东方诸国依然延续了春秋以来的鄙秦、仇秦的观念。但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东方士人却络绎入秦求仕,并成为秦国政权的中坚力量。东方士人这一抉择的主要原因是
A.关中地区注重维护传统政治秩序B.秦政权的合法性获得了广泛认同
C.天下一家的心理文化观念的影响D.秦国率先完成了政治体制的转型
4 . 汉景帝时,大臣晁错就诸侯问题进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其反亟(音同急),祸少,不削,反迟,祸大。汉景帝采纳这一政策。这个政策
A.推动了郡国并行制的实行B.引发了吴、楚等七国之乱
C.改变了汉初与民休息政策D.有利于缓和朝廷与诸侯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19年夏季以来,某地猪肉市场价格飚升,某地政府迅速从国际市场采购猪肉投放本地市场,以平抑猪肉价格。这一举措相当于汉武帝时采取的
A.盐铁官营B.均输平准C.货币官铸D.重农抑商
6 . 秦灭六国后,北修长城和“直道”,南修灵渠、“五尺道”,大大改善了秦朝的交通。这些工程成功修建主要得益于
A.秦始皇的卓越才能B.秦朝法律的完善C.中央集权制的建立D.社会矛盾的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qiān,罪过之意)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这主要表明作者
A.反对施行仁政B.主张礼法并用C.强调人性本善D.重视继承传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学家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儒家
A.崇尚清谈的形象B.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
C.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D.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