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8 道试题
1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新设机构,皇权顶峰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基础班)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辽宁·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提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据此推断,所谓的“合”是指(     
A.铲除了唐后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B.延续了两宋时削弱地方权力的传统
C.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加强了对地方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
2024-05-12更新 | 145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精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22次组卷 | 10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新疆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唐代《双童图》,图中左边小孩手中所抱的卷毛小狗在当时被称为“拂秣狗”,这种狗于7世纪初出现在中原,是高昌王向唐朝贡献的礼物,“中国有拂秣狗,自此始也”。这一作品可以作为(     
A.物种频繁交流的说明B.丝路促进中外交流的见证
C.绘画技法精湛的体现D.朝贡贸易体制成熟的标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秦统一后的国家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中央一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       
A.直接体现了儒家的大一统理念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C.有效巩固了秦王朝统治D.展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征
6 .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11世纪中期政治形势的是(     
A.B.
C.D.
7 . 甲午战后,当瓜分狂潮进入高潮的时候,中国的山东变成了哪个国家的势力范围?(     
A.英国B.日本C.德国D.法国
2024-02-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所谓思想领先,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义上,就思想和行动的关系而言的。其基本含义是:思想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对于思想支配行动这个道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作过形象而又深刻的阐述。

——《论思想与行动的关系》


请根据材料,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2-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专制代之,谓为良图,实所未解。今在共和国体之下而暂行专制,其中有种种不得已之理由,犯众谤以行之,尚能为天下所共谅…….”作者当时反对的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B.张勋复辟帝制
C.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D.皇族内阁的建立
2024-02-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近代中国人在探求救国道路时,曾做过多种选择,其中首先主张走俄国人的路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蔡和森
2024-02-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