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少数民族

主要活动

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定都兴庆府,创制文字,模仿北宋制度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出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 ,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

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匈奴
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诗句历史现象
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
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
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
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
A.AB.BC.CD.D
2022-10-27更新 | 3612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日本官员对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看法。
日本驻北京公使馆武官沈川具和维新派“既缺从政经验,又少显官,仅有张荫桓、徐致靖等数人,从正面进行公然改革,势单力薄,障碍颇多,难以成事”;以康有为等为首的变法派对于外国情况“目不识丁”,在行政改革上无法参照欧美制度且孤独无援,“唯可所恃者乃皇帝之信任”
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中国必须改革,但戊戌变法的顺序与方法不可取,中国作为大国要对延续数千年的文物制度进行有效改革,绝非在短期内能卓有成效
上述材料(     
A.辨证分析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B.说明日本对维新变法持反对态度
C.指出维新派施政方针的内在缺陷D.反映出维新派改革策略的全面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