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26~1927年统计的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的人数。表格数据表明(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会员数(人)

占全国百分比(%)

会员数(人)

占全国百分比(%)

广东

647766

66.0

700000

7.6

湖南

38150

3.9

4517140

49.4

湖北

4120

0.4

2502600

27.3

江西

1153

0.1

382617

4.2

全国

981442

100

9153093

100

A.全国农民运动普遍高涨B.农民阶级主导革命潮流
C.土地革命任务顺利完成D.国民革命取得显著成果
2023-07-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65次组卷 | 52卷引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共和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晋冀鲁豫边区对1937年和1942年的北岳区35个村各阶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调查统计结果。表中数据表明当地(     
阶级1937年1942年
地主3.61%2.51%
富农8.45%7.88%
中农40.57%47.47%
贫农35.71%33.94%
雇农4.82%2.41%
A.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B.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C.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D.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所列为1929-1931年部分革命根据地通过的工农民主政府施政纲领,这些纲领(     

纲领名称

《关于苏维埃问题决议案》

《鄂豫边革命委员会政纲》

《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

《苏维埃组织法》

《土地问题决议》

通过时间

19296

192912

19317

193110

通过会议

鄂东北各县第二次联席会议

鄂豫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鄂豫皖特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湘赣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A.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B.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促进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D.推动了工农武装政权建设
2023-06-18更新 | 169次组卷 | 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我国某一时期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的占比情况。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占比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32.2%
合作社经济53.4%
公私合营经济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0%
个体经济7.1%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B.国民经济基本实现了全面恢复
C.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已被彻底废除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
6 . 下表是1913~1918年英、法两国输华货物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两;指数:1913=100)。由此可推知,当时(     

年份

英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4951471

93.4

1917

51989135

536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1568858

29.6

A.中国经济已摆脱对列强的依赖B.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C.辛亥革命的反帝政策效果明显D.一战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    

选官制度

民谣、诗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A.①察举制②科举制③九品中正制B.①九品中正制②察举制③科举制
C.①察举制②九品中正制③科举制D.①九品中正制②科举制③察举制
2023-07-23更新 | 325次组卷 | 3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书记载的关于汉代的一些经济活动。这些记载(     

史书

经济活动

《汉书·伍被传》

“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

《盐铁论·力耕》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贯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

《汉书·食货志》

商人“因其言厚,交通五侯,力过吏势,以利相顷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编……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A.印证了汉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说明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表明区域经济差异的日益凸显D.反映出国内长途贸易条件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社会概况。据此可知(       

流域

谷物

炊器

衣料

交通工具

建筑材料

长江

黄河

A.中国南北文化各具特色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C.阶级分化现象已经产生D.区域文化联系密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所著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他认为,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及沿线区域)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与灾难下表为该书的部分目录:

第一章:丝绸之路的诞生第十一章:黄金之路
第二章:信仰之路第十二章:白银之路
第三章:基督之路第十三章:西欧之路
第四章:变革之路第十四章:帝国之路
第五章:和睦之路第十五章:危机之路
第六章:皮毛之路第十六章:战争之路
第七章:奴隶之路第十七章:黑金之路
第八章:天堂之路第十八章:妥协之路
第九章:铁蹄之路第十九章:小麦之路
第十章:重生之路第二十章:纳粹之路
从材料中至少提取两个相互关联的信息,运用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以“丝绸之路是一部        史”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完整,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