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建之初,“斯时风气未开,开始应者甚少,集股不易”,后在《申报》上刊出招股广告,详细记录了各项建局项目以及相应的预计股本花销情况,另外委托了全国各地商号、钱庄代为宣传和代收股金。这(       
A.说明政府放宽对私人办厂限制B.使得民用企业资金困难得到缓解
C.引发了投资创办近代企业热潮D.反映了洋务企业早期现代化尝试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2 . 学者熊得山在1929年出版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书中,将夏以前称为“原始共产社会”,认为封建社会发轫于夏,极臻于周初,秦统一以后“中国社会的纽带就是宗法”,中国近代社会则是“封建社会、宗法社会之延长”,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判断指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反映了当时(       
A.历史研究服务民族战争B.近代史学研究基本成熟
C.唯物史观已有学术实践D.马克思主义已经中国化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图记指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者地理志。北朝率先出现由中央主导修撰的全域性图记——《后魏舆地图风土记》《周地图记》,最终在隋代演变为地方向中央呈报图经的制度。这种演变反映出(       
A.地方行政区划变动频繁B.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
C.地理学研究重视整体性D.中央强化地方社会治理
2024-05-09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面是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距今6500—5000年)出土的陶器复原图(见图1),其器身的纹路,与台湾大坌坑遗址的陶器(见图2)有很多共性,都有相似的波浪纹、贝齿纹、指甲纹和刻划纹等。这反映出当时海峡两岸(       

A.文明发展水平相近B.可能存在文化关联
C.已经进入阶级社会D.出现华夏认同观念
2024-05-09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中期,宁夏地区墓葬结构主要为砖砌多室或单室墓,构筑方式逐渐与中原同步,随葬品除了铜器和陶器之外,还出现了艳丽莹润的釉陶器。这可用来说明,宁夏地区(       
A.社会经济水平提高B.墓葬等级分化明显
C.青铜铸造技术精进D.豪强地主地位显赫
2024-05-09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危机的刺激让国人开始反思中国的教育制度,劳动教育与民族存亡的关系逐渐被发掘认识。1906年,学部正式将“尚公、尚武、尚实”作为教育宗旨,“尚实"就包含了劳动教育的雏形。后来黄炎培开创的职业教育、晏阳初践行的平民教育等均为我国劳动教育地位的提升作出了贡献。由于社会性质的局限,民国时期劳动教育逐渐演变为劳工教育,出现社会团体、教育机构、企业、工会等共同参与劳工教育的情况,如荣氏企业以“学校工厂化是精神原则之所在”为理念实施劳工教育,劳工“进厂先教识字,落工习副业,非实习不能派事”。

——摘编自李忠《近代中国劳工教育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急需培养国家建设新人和劳动者,劳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据统计,以“劳动教育”为篇名的期刊论文最早发表于1953年,之后的两年间就达到177篇。当时的劳动教育既承担着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同时还是改造政治思想的手段,这就决定了接受劳动教育的不仅仅是各行各业的基层劳动者,还包括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各工厂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的高级知识分子等。当然还包括数量庞大的大中小学生,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小学校都积极探索适应新社会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形态。

——摘编自张鹏飞《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劳动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劳动教育不同于近代劳动教育之处。
2024-03-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截止1956年底,全国县区级广播站增至1698座,广播喇叭增至94.12万只,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建立了农村广播站;报纸总数已达347种,总印数达26亿份之多;流动图书馆发展到17486所;电影观众数量达到了13.3亿人次,戏剧、快板、歌曲等文艺形式获得快速发展。这一盛况(     
A.反映出现代传媒体系臻于完善B.源于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
C.有利于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D.说明党注重青少年的教育
2024-03-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清朝入关后,各地驻防的将军、都统、提督大多都是从一品,比正二品的总督、从二品的巡抚只高不低。但耐人寻味的是各地总督、巡抚一般都被朝廷授予部院职务,如两江总督本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或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者即为从一品。清廷这种设置意在(     
A.提高两江总督的地位B.体现分层级控制的原则
C.分散武将的统兵权力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4-03-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史载,元初未置禄秩,世祖即位之初,首命给之。内而朝臣百司,外而路府州县,微而府吏胥徒,莫不有禄。大德中,以外有司有职田,于是无职田者,复益之以俸米。元朝的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确保了元朝官吏队伍的廉洁
C.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D.说明元世祖注重官员的奖惩
2024-03-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汉朝建立以后,统治者长期延续对周文王、周武王等周朝君主的祭祀,同时对姜尚、周公、召公等周朝名臣大加褒扬。此外,汉朝还大肆宣传周朝的“圣治”印象及八百年统治的国祚绵延。这些举措(     
A.旨在迎合社会上的复古潮流B.加强了儒家思想在基层的渗透
C.有利于汉朝正统地位的塑造D.体现出汉朝对宗法关系的重视
2024-03-24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