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葛虚存于《清代名人佚事》记载:“刘文正(统勋)公丰范严正,如对神人……每值军机处,闭目坐,闻人言有误,乃张目侃侃直陈。内侍传赐食物,谢恩只领,从不与内侍交一言。……其端严慎密如此”。材料反映处军机处的特点是(     
A.人员精干、办事机密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机构松散,无所事事D.皇权强化,达到顶峰
2024-02-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通鉴》记载:“(上)乃命和及其王景弘等……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自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西南洋诸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使之朝贡,有不服者则以兵摄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经贸往来B.文化交流C.耀兵异域D.扩大疆土
2023-09-16更新 | 25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冀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历史记载:明代松江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清代太仓、海门等地“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这反映明清时期(     
A.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松动B.江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C.农业生产出现衰退的现象D.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明万历年间,国人记载“红毛夷”来华,“善贾,喜中国缯絮财物。往往装银钱大舶中,多者数百万,浮海外之旁属国,市汉缯絮财物以归”;因其又与日本通商,明政府担忧其与倭寇勾结为患,对其十分排斥。“红毛夷”应是当时的(     
A.西班牙人B.葡萄牙人C.荷兰人D.英国人
2024-04-01更新 | 27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   )
A.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B.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C.阻碍了新经营方式的发展
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2023-09-11更新 | 337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更名田的前身是明代藩王、勋戚的田产。经过战火,明代“宗室故绝,而房地故在”,于是,自顺治元年起,清政府便对这部分明废藩遗产进行清查。但是这些田地正式改为“更名由”则是始于康熙八年。《清康熙实录》中有相关记载“免其变价,给予原种之人”“与民田一例纳粮”。由此可见,原属于明代藩王的被清政府掌握的土地,已经交由民众种植,并且与普通民田同等纳税,虽然由官田变为真正的民田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是耕种“更名田”的民众并未受到更多的剥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摘编自陈支平《清初更名田立法考实》


(1)根据材料,概括清代推行“更名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清代推行“更名田”的历史背景,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记载,清朝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
A.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D.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2021-11-23更新 | 170次组卷 | 50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他
A.设置内阁B.废除丞相C.设三省六部D.设军机处
2020-12-06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合格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南宋·翁卷《乡村四月》

材料二: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三:《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轻,给予机户,按稠匹计工资。”

《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3)材料三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皇朝掌故汇编》记载:“雍正元年,世宗御乾清宫西暖阁,召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九卿入,面谕:建储,亲书名,密封藏于匣内,置乾清宫世祖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这一现象说明了
A.乾清宫是紫禁城政治活动的中心B.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C.乾清宫是雍正帝处理政务的地方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