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 道试题
1 . 自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的“隆庆开关”开始,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为止,全世界生产的白银约1/3涌入中国,其数量在3.53亿两到5亿两之间。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
C.白银在中国以外毫无价值D.中国商品价格太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朝前中期蒙古成为明朝边患。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贡市不遂而发动战争,劫掠边关,得到明朝通贡承诺后,率兵北撤,史称“庚戌之变”。据此推断,蒙古发动对明战争主要目的是(       
A.开拓市场与掠夺原料B.改朝换代定鼎中原
C.与中国争夺正统之位D.抢夺财物发展边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成为海防的新问题。史书记载:“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舶夷趋濠镜者,托言舟触风涛缝裂,水湿贡物,愿借地晾晒。海道副使汪柏狥贿许之,仅蓬累数十间。”此处的“夷”指(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
4 . 《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   )
A.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B.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C.阻碍了新经营方式的发展
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2023-09-11更新 | 337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八一路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之际出现新的思想因素,在学术研究方面注重社会效用,在君权和民众的问题上强调民众利益高于君权,在经济发展方面产生“工商皆本”。这些新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打破思想专制藩篱的现实需要B.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新的经济要素
C.反思明清政权易代的历史教训D.早期“西学东渐”传入了新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正德年间都御史杨一清在上疏中奏:“以马为科差,以茶为酬价,使之远夷(为)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则病且死,以是羁縻之,实贤于数万甲兵,此制西番以控北夷之上策也。”材料表明茶马互市(       
A.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B.挽救了西藏人民性命
C.便利了中央对西藏的控制D.加强了中外之间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天工开物》记载,明朝时一些作坊可以锻造一千斤左右的铁锚,现代考古印证了这一记载的真实性。据此可知,当时(     
A.实现了早期的工业化B.中外贸易建立起了密切联系
C.航运业达到较高水平D.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最大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简、速、密”三个字。“简”指机构人员简单;“速”指办事效率高;“密”指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该机构(     
A.设立于清朝康熙帝时期B.替皇帝浏览奏章并草拟处理意见
C.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D.体现了专制集权的空前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在客观作用上的相同点是(     
A.将台湾地区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下B.巩固清朝的海防
C.维护国家主权D.让台湾与中央政府处于对峙状态
10 . 《儒林外史》第七回荀玫中进士后其母去世。荀玫欲向朝廷递呈“丁忧”,而王惠则以现今选考科、道在即为由,劝荀玫隐瞒此事。还吩咐荀家将“来的家人把孝服做速换了”“不许外面的人知道”。这体现了(     
A.明清之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B.科举取士与儒家伦理的冲突
C.明清小说对传统道德的批判D.商品经济带来丧葬礼仪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