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共革命活动的地理特征】材料

材料

          

图1中共组织兴起的菱行示意图(1920—1921)

          

图2主要中共根据地山河示意图(1927—1945)

——摘编自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关联地理特征,总结归纳准确、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4-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2 .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某重大战役示意图。下列各项记述中,与此战役直接相关的是(     

A.“第3师团及军直属部队主力(指日军)在吴淞方向登陆,⋯⋯战斗中要向黄浦江上游机动,务必切断沪杭铁路。”
B.“该战斗系于昭和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夜,同时向我(指日方)交通线及生产地区发动奇袭,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势特别猛烈。”
C.“对津浦北段及陇海东段之敌(指日军),以侧击方式取攻势,牵制其南下或西上,确保徐州。”
D.“第一阶段的末尾⋯⋯敌人(指日军)将不得不决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战略进攻终点。到达此终点以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

材料一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在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为共同抵御外侮,挽救民族危亡,而实行的第二次国内合作这样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华中地区是新四军和八路军在抗战相持阶段共同开创的一个根据地,在战略上有重要的地位,华中局明确要求以发展生产为中心,大力提倡发展棉纺织业、造纸、制皂、制蜡等小型工业和手工业,争取实现自给自足的目的。农业生产要以垦殖荒地和调节水利为重点,根据地应大力提倡,并设法保障其发展。

材料二下图是1941年—1945年抗日民主根据地经济建设成就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华中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
2023-12-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11月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图1中共组织兴起的菱形示意图(1920—1921)

   
图2主要中共根据地山河示意图(1927—1945)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
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D.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2023-12-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这一形势的到来和结束,使得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宣告结束
C.中共着手调整党的工作重心D.日本被迫暂时调整侵华策略
6 . 如图是1937年8月至1940年八路军进军路线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八路军
A.成为抵抗日军的主要力量B.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抗战
C.解放了华北的大部分地区D.取得百团大战的辉煌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进军示意图。该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A.推翻了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
C.夺取近代反帝斗争完全胜利D.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1929-1933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2 大反攻前夕的19个抗日根据地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指出根据地建设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
(2)与图1相比,指出图2在政权建设上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10 . 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一时期内不同年份各民族工业部门资本占全国总资本比例示意图(占全国总资本比例1为年份1的情况,占全国总资本比例2为年份2的情况,年份2较年份1晚些)。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清政府为支付对日巨额赔款,鼓励兴办实业
B.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内市场统一
C.政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华,发展战时生产
D.新中国成立在即,重工业所占比重迅速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