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中共革命活动的地理特征】材料

材料

          

图1中共组织兴起的菱行示意图(1920—1921)

          

图2主要中共根据地山河示意图(1927—1945)

——摘编自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关联地理特征,总结归纳准确、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4-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2 .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某重大战役示意图。下列各项记述中,与此战役直接相关的是(     

A.“第3师团及军直属部队主力(指日军)在吴淞方向登陆,⋯⋯战斗中要向黄浦江上游机动,务必切断沪杭铁路。”
B.“该战斗系于昭和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夜,同时向我(指日方)交通线及生产地区发动奇袭,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势特别猛烈。”
C.“对津浦北段及陇海东段之敌(指日军),以侧击方式取攻势,牵制其南下或西上,确保徐州。”
D.“第一阶段的末尾⋯⋯敌人(指日军)将不得不决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战略进攻终点。到达此终点以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
3 . 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形势示意图。反映了
A.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深B.太原会战,侵华战争扩大
C.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D.百团大战,日本后方受挫
2021-07-11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地理空间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材料   以秦岭——陇海铁路为空间界线,以1937年为时间界线,中共组织的发展呈现十分明显的重心南北易位现象。1927年3月,全国党员人数南方省份占比超过80%,其中湖南、湖北、江苏(含上海)广东占比排前四,而北方地区的党员仅占全国数量的10.94%.1945年七大召开时,就军队中党员人数而言,北方军队党员达40万左右,而南方军队党员仅7万左右,党员人数较多的省份主要是河北、山东、山西。

——摘编自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革命重心转移的情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共革命重心的转移作出合理解释。
2021-07-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如图是1937年8月至1940年八路军进军路线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八路军
A.成为抵抗日军的主要力量B.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抗战
C.解放了华北的大部分地区D.取得百团大战的辉煌胜利
8 . 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一时期内不同年份各民族工业部门资本占全国总资本比例示意图(占全国总资本比例1为年份1的情况,占全国总资本比例2为年份2的情况,年份2较年份1晚些)。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清政府为支付对日巨额赔款,鼓励兴办实业
B.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内市场统一
C.政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华,发展战时生产
D.新中国成立在即,重工业所占比重迅速提升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1929-1933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2 大反攻前夕的19个抗日根据地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指出根据地建设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
(2)与图1相比,指出图2在政权建设上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是中国近代发生于华北地区的一次著名战役的示意图。这一战役( )
A.主要参战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B.属于抗国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正面战场作战
C.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战役中取得平型关大捷D.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拉开战略反攻序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