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考古资料显示,甘肃省某遗址发现的大部分墓葬有随葬品,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但有些墓中却有陶器、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骨饰等装饰品。这反映出当时该地(       
A.母系氏族进入繁荣时期B.已产生贫富分化现象
C.阶级矛盾逐步走向激化D.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2023-12-15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以下四件出土历史文物,最适合用于印证中国早期国家发展的是(       
A.河姆渡出土的陶猪B.红山文化的玉鸽C.甲骨文D.战国时期楚国卢金
2023-12-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1372座墓葬的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大汶口
随葬品件数/件座数/座比例/%
043131.4
1-563846.5
6-1019013.8
11-20795.8
21-50272
50以上70.5
A.早期国家形成B.神权色彩浓厚C.贫富分化明显D.社会分工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考古学家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具有黄河流域大汶口晚期特点的陶鬻、陶盂等陶制品,还出土了具有长江流域良渚文化特色的玉琮和玉璧。这说明(     
A.部落联盟战争频仍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国家机构日臻完善D.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2023-11-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是4000—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古邢台人使用的日常器皿。这些器皿属于(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夏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
2023-10-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湖南临澧县杉龙岗遗址距今约八千年,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其发掘器物堆积丰富,包括陶器、石器和柱洞,还发现了很多动物骨骼和稻谷种子。遗址区域面积较大,保存较为完整。这说明(     
A.新石器在长江流域普遍使用
B.该遗址较早出现了贫富分化
C.长江流域原始农业有所发展
D.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3年春晚舞台设计的文物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瓣纹”,创意取材于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庙底沟遗址。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纹饰,在当时的影响范围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这说明(     
A.中原文化影响周边地区B.原始农业得到发展
C.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D.私有制和阶级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
C.畜牧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进步
2023-02-10更新 | 170次组卷 | 11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大禹治水的事迹与近来环境地理学中关于公元前4000年黄河流域大洪水的发现相吻合,文献记载的尧舜禹时期的九州和考古发现的考古学文化相互对应,湖北地区发现的后石家河文化也能说明禹征三苗可能真实发生过。这说明(     
A.考古发现深化了人类对文明的认识B.上古神话传说的历史研究价值不大
C.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缺失D.考古发现可以与古代文献记载互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泰安大汶口墓地有4个墓群,代表4个父系家族。墓群之间存在一定差别,较富有的墓群随葬品平均数量要高出相对较差墓群的数倍。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     
A.王位世袭B.铁犁牛耕C.地主阶级D.财产私有
2022-07-17更新 | 57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