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经研究发现,在距今约6000年的邳州大墩子遗址发掘的近80座墓中,有的墓用狗或陶狗,整猪或猪头随葬,还有一些墓随葬龟甲,随葬品数量不一,有的达60余件,部分在10件以下,也有的无物。据此判断,当时该地(     
A.宗法制度初步形成B.阶层间流动日益频繁
C.阶级分化趋势明显D.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距今6000多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一座墓葬中由蚌壳堆出的龙的形象;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凌家滩文化中都出土了身体呈C型的玉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距今约4300-约39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出大片城墙、夯土建筑基址、墓葬,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玉器、乐器,以及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观象台和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这说明(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B.该遗址具备了国家的完备形态
C.遗址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中期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2024-02-0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通过观察图1到图2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旧石器时代文明发展程度较低B.新石器时代农耕经济极为发达
C.中华文明起源呈螺旋上升趋势D.中华文明发展呈多元一体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文物显示,各地生产水平没有明显区别:进入仰韶、大汶口文化时期,不论遗址分布密度,还是文化发展水平,长江黄河中下游明显高于外围地区。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文明发展格局凸显B.区域经济联系弱化
C.大一统的局面形成D.生产技术发生质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到了有巢氏(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我们的祖先才开始和动物区别开来……从此就开始了人类历史。”出现从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分工的发展B.农业畜牧业产生
C.生产效率的提高D.私有制逐渐产生
2022-07-27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墓葬中并无葬具,而中、晚期墓葬发生了变化。大墓不但规模大,且常有木椁葬具,随葬品丰富精美,如有洁净的白陶、乌黑而略带光泽的黑陶和优雅的彩陶,还有玉器、石器、象牙器、骨器等。小墓墓坑窄小,有的仅随葬1件陶鼎。由此说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①创建了国家的雏形   ②出现贫富分化   ③生产力水平提高   ④产生了私有制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