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农官对农业生产主要采取直接管理、指挥监督的方式,如进行农田的规划与组织整治,给农夫提供农具,协调劳动力的安排,指导与监督农夫耕种等。这种管理方式
A.体现了中央集权需要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
C.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2022-02-01更新 | 1109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考古中虽然发现了商和西周的青铜铲、锸、镢等农具,但数量不多,而且形体大都比较小,不适于田间劳作。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青铜冶炼技术尚不成熟B.农业生产工具制作困难
C.青铜产量相对有限D.农业发展没有得到重视
2022-01-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3 . “方里而井,扎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中所描述的土地制度
A.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B.因铁犁牛耕的出现而兴起
C.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度D.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4 . 考古发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是西周遗址发掘出土的农具情况统计(部分),据此可以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遗址所在地石器蚌器骨器铜器
长安张家坡93173820
长安客省庄6921610
扶风云塘18870
磁县下潘汪4411740
小计2243191540
A.西周青铜用具尽在宫廷使用B.农具使用显现生产力水平低下
C.西周农业发展分布范围较广D.西周生产工具使用频率较高
5 . 甲骨文中的“周”像平原整划之田地,上或植五谷周密,其意象为田地紧密相连,或五谷紧密,引申有周密之意。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弃”能辨识不同土壤,教民稼穑,被尧任命为农师。这说明
A.西周推行井田制B.周代土地私有制发达
C.周人擅长于农耕D.周人开创了原始农业
6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文中所描述的土地制度为
A.井田制B.均田制C.占田制D.王田制
2021-10-25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所反映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井田制的崩溃和私田的大量开垦B.土地私有制的确定与推动
C.生产工具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D.政府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8 . 梁启超提到古代有一种田制“助”,孟子解释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称私田,同养公田”。结合所学,对该田制阐述错误的是
A.西周重要的土地制度B.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步废除
C.土地为周天子所有D.按性别和年龄分配土地
9 .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皇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思想文化的专制
2021-10-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传世文献记载殷商贵族酗酒成风,甲骨卜辞中也常见“酒”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十之七八也是酒器,大盂鼎铭文甚至记载了殷商酗酒亡国的事情。这一定程度反映了,商代
A.盛行占卜和鬼神崇拜B.青铜制造技术发达
C.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D.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2021-08-02更新 | 515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平行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