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C.存在土地买卖现象D.周天子权力的衰微
2020-05-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2011年3月28日,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史学界对 “司母戊鼎”内壁铭文(下图)的重新解读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
A.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
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
3 . 汉字源远流长,富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如“耕”字就是由“耒”(农具)和“井”两部分组成。与“耕”有关联的古代制度是
A.土地私有制B.重农抑商政策C.井田制D.均田制
5 .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
2019-06-10更新 | 9090次组卷 | 96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019-01-30更新 | 4813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等不同形状,这些田字的形状特征可以用于研究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均田制
D.郡县制
2017-05-08更新 | 587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C.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均田制从北魏至唐代前期实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2017-08-06更新 | 397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