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郑州大河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从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色,而且还有东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岭文化的元素。这表明当时(       
A.大河村处于旧石器时代B.区域文化存在着交流交融
C.手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D.社会活动呈现较强组织力
2 . 下列哪幅地图所反映的时期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A.B.
C.D.
2023-11-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社会概况。据此可知(       

流域

谷物

炊器

衣料

交通工具

建筑材料

长江

黄河

A.中国南北文化各具特色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C.阶级分化现象已经产生D.区域文化联系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山西南部发现的一个石器时代大墓地中,有9个精心营造的坟墓,每个都有大量随葬品,其中包括乐器、玉器和壶罐;有80个是中等规模的坟墓,内中有类似物品,但数量要少些;而另外600多座坟墓葬制简单,既无棺材,也无随葬品。这可以来说明,这一时期(     
A.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B.国家的初始形态逐渐形成
C.封建等级秩序已初步出现D.礼乐文化约束力有所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距今53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社会上层之间,有可能形成了一个交流互动圈,都有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持有者尊贵身份的礼制。该材料表明(     
A.中华的各区域文明之间都有过直接联系
B.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C.文明互动丰富了社会各阶层的精神世界
D.中华文化逐渐显现出了相近的文化特征
2023-05-07更新 | 41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浙江余杭瑶山、汇观山和反山、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常州武进寺墩、江苏吴县草鞋山和张陵山等良渚文化遗址中,出现了在氏族公共基地之外建造的贵族专用墓地。这说明良渚文化时期(     
A.社会分工十分鲜明B.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C.劳动成果集体共享D.社会贫富差距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距今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它们相似的特征是(     
A.主要使用打制石器B.已有了原始农业
C.大量制造黑陶D.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2022-09-12更新 | 801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B.形成礼乐制度
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D.出现早期国家
2022-08-15更新 | 422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一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如东北的红山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浙江的良渚文化、甘肃的马家窑文化、新疆哈密的七角井文化、海南的桥山文化等等。这些文化遗存(       
A.反映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已经出现B.说明中国古代疆域辽阔
C.奠定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基础D.体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