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016-11-18更新 | 2912次组卷 | 64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
2 . 西周建立后,在分封同姓诸侯的同时,也分封了部分异姓诸侯。其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
B.强化宗法制度
C.促进民族交融
D.加强文化交流
2019-08-12更新 | 336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2019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3 . 谈及古代某政治制度,史载:“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后来,“甸服”“侯服”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政治原因是
A.周王室实力衰微
B.分封制度的推广
C.呈权高度集中的实现
D.“大一统”政体的建立
2019-08-15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学考、选考)选择题专项加强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